尧舜·无姨陈安国/文贾学平/提供
(2023-05-12 14:19:21)尧舜·无姨
陈安国/文
小小无姨,上溯五帝。从远古走来的无姨,无论沧桑巨变,世代更迭,但它的名字从姨而来,亘古未变。为什么叫无姨?有道是:
尧舜寻姨有无姨,寻到此地未见姨,阿姨到底在哪里?丹朱商均认母仪,上下相传几千年,至今仍然叫无姨。
翻开襄陵县志叙:邑北关外二里即临,东关外河东即临,西北二里外即临,犹如俄罗斯界中国三面,临所也界襄陵三面。过境者见附廓尽系水田,不知平河之利,仅占十里。而已广七十五里,袤四十里可为高垣,垣为古代国城池所在地,夏有五帝,此处牵尧、舜、禹的早期。而无姨就处在垣的中央,可见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凡。
相传那时,上有九天,下有九州,水有九龙,鸟有九凤,人有九族。黄水泛晋,祸殃平阳,天降一凤,人称凤姑,拯救了万民,保住了垣上的万亩良田,百姓在无姨建有凤姑庙,后凤谷与焦变相恋,生一女名鹿仙女,与尧帝成亲,在临汾仙洞沟有了天下第一花烛洞房,生子朱丹,因凤姑违天规,被玉帝惩罚而隐,尧妻鹿仙女至此寻母亦失,尧帝派人四处查找未果,后娶散宜氏女,生娥皇、女英。尧长子朱丹不肖,被封到南方浙川,尧把帝位竭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生子商均,被封于河南商丘。
据此,从历史记载,或从血缘,伦理,亲族关系推理:尧寻岳母、凤姑,可谓寻姨,鹿仙女找凤姑实为认母,舜寻尧妻鹿仙女,亦谓称姨。舜继位后为了完成尧的心愿,首先把都城建在古城京安,后到南方巡查,而无音信,其妻娥皇、女英,从平阳仙洞沟到无姨寻夫,而后到南方去寻,兹后丹朱从淅川到无姨找鹿仙女,认母。拜娥英二姨;而再舜子商均亦从商丘来到无姨寻姨认母,拜娥英二姨,因历史没有记载商均是谁生的,襄陵县志有载:“无姨三十里,相传舜子商均认母处,故名有碑叙。”
如此繁琐复杂、众多皇亲国戚三番五次来寻新人,无非两宗事,认母、寻姨,把无姨推向了一个特殊的地位,无意间名声振起,无形中增添了几许神秘的光环,它上牵天神,下扯地理,夏禹领命治水,开龙门、黄汾、入东海。西周派天门三将守此垣,(三灵侯祠),春秋鲁班领命用一根酸枣木和一根荆条木架起了飞虹桥通南的道路,用几块大石架起了石板桥通北的道路,三国关公领命守东门,关公庙内有90斤重的青龙偃月刀,每年要进行一次耍刀比赛,秦汉派李司马守着东南(司马墓)。唐代李靖守西北二郞沟、云幽洞,真是不断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无姨村不断扩大,人口迅速增加,店铺林立,庙宇辉煌,百业兴旺,村周围有凤鸣庄、北庄子、桃花园、飞虹桥边封义店、石板桥北封难寻店(南辛店),村内家家栽榆木(姨母),村外遍地枣木(找母)四邻村民说无姨“无姨家,枣儿红,红了屁股不认人。”村民把布谷鸟的叫声说是:“找我皇姑”,把喜鹊的叫声说成:“查查姨”。临汾仙洞沟与无姨也成了世代的亲戚,至今无姨人在仙洞沟,不收门票,还得热情招待。因为他们每年代表尧家人来找姨。
襄陵县志卷一,疆域略,乡里有:河西湖波乡在县南,统六里,其中有無姨里。
在無姨村,有一古老的文体活动,名曰:“走万字湾”。就是为了纪念尧舜及其家人认母、寻姨的可贵精神,而创办的。流传千年,名扬襄陵县、平阳府,河东大地。
正是:尧舜無姨万字湾,起源皆在夏商间。天时地利人和宜,万缕千丝总关联。
遗憾的是,此项活动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因日寇侵略而停办。
最后,作《沁园春·無姨》诗词一首,以述我之心怀:
小小無姨,上朔五帝,洪波齐天。
殃平阳大地,尧王失亲;舜帝寻姨,商均认母。
丹朱争疑,夏禹治水,飞虹桥腾鲁班積。
有碑记,看万字湾里,高跷如云梯。
锣鼓惊天动地,令大中小臣文武聚。
感司马义店,南北东西;遍野枣树,满村盈榆。
找我皇姑,凤鸣鹊栖,湖波乡中盛名起。
华夏史,丁陶三源地,永载無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