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羊文化的典故与歇后语等贾学平/搜集整理

(2022-08-30 06:56:38)

中国羊文化的典故与歇后语等

贾学平/搜集整理

中国羊文化的典故与歇后语等贾学平/搜集整理

 

[yáng] 偶蹄目牛科家畜。羊是羊亚科的统称,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国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

羊又称为绵羊或白羊。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原为北半球山地的产物,与山羊有亲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体形较胖,身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兽有螺旋状的大角,雌兽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如:绵羊、湖羊、山羊、岩羊等。

中国羊文化的典故与歇后语等贾学平/搜集整理
石雕:羊羔跪乳

 

未羊

未羊,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八位。

传说在远古时代人类是没有粮食的,是神羊带给了人类粮食的种子,并教会人类种植的方法,才有了后来的粮食吃

在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开始种植粮食,靠吃野菜和打猎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越来越多,野兽越来越少,打不到猎物挨饿的人就越来越多,光靠吃野菜弄得人面黄肌瘦,一天天宫看守农场的神羊幻化成人形下凡溜达,见人类每天都靠吃野菜充饥,整天面黄肌瘦毫无血色,再想想天宫的繁荣景象,本就善良的神羊一时间同情心涌上心头,返回天宫将农场中的稻谷和小麦偷到了凡间,并连夜教会人类种植稻谷和小麦的方法,神羊知道自己触犯了天条,不敢再多做逗留,直接返回了天宫看守农场。

就在当年的秋天,人类收获了稻谷和小麦,做出了世间第一碗米饭和馒头,人类从来没有吃到过如此好吃的食物,当年冬天就举办了一场感恩庆典,将神羊奉为食神,如此声势浩大的庆典被天上的玉帝所察觉,发现人类收获的天宫才有的粮食,还将看守农场的羊奉为食神,当即知道是羊将粮食偷偷给了人类,触犯了天规,玉帝下旨撤去羊现有职务,将羊贬下凡间,子子孙孙都要代替人类吃草为生。

来到凡间的羊形态跟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已认不出来羊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被猎人当成了猎物,因为羊生性温柔善良,后来被人类驯化成为了家畜,听说玉帝在选生肖,羊是第八名跑上天宫的,玉帝念在羊生性善良,自己一直吃草也在赎罪,就安排羊与十二地支的“未”相匹配,在十二生肖中称为“未羊”。

中国羊文化的典故与歇后语等贾学平/搜集整理
广州越秀公园五羊雕塑

 

关于“羊”的成语谚语

亡羊补牢、 饿虎扑羊、 饿虎擒羊、 饿虎吞羊、 告朔饩羊、 买王得羊、 卖狗悬羊、 歧路亡羊、 肉袒牵羊、 如狼牧羊、 舍策追羊、 鼠穴寻羊、 顺手牵羊、 素丝羔羊、 屠所牛羊、 臧谷亡羊、争鸡失羊、挂羊头卖狗肉、 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关于羊的歇后语

羊肠小道——绕来绕去

挂羊头卖狗肉——以假乱真

羊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

风中的羊毛——忽上忽下

羊屎落地——颗颗相同

羊抵角——又顶又撞

羊闯狼窝——白送死

羊额的肉——没油水

羊拴竹园——瞎胡缠

长颈鹿进羊群——高出一大截

打兔子碰见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

恶狼对羊笑——不怀好意

饿狼窜进羊厩——无事不来

风中的羊毛——忽上忽下

狼看羊羔 ——越看越少

中国羊文化的典故与歇后语等贾学平/搜集整理
典故:闻鸡起舞

 

关于“羊”的典故传说

亡羊补牢: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亡羊补牢:【典故】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中国羊文化的典故与歇后语等贾学平/搜集整理
内蒙古草原

 

羊文化传统

羊是与上古先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食物,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影响着我国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汉族的文明紧密相关,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中隐含着极为丰富的信息,是记录、反映、揭示中华民族上古文化发展过程最为有力的“原始记录”。我国早期的文字犹如古文化的化石,记载着古文化和古人的观念。汉字就像一副标本,传承着中国的古代文化,羊文化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汉代许慎释“羊”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明末清初屈大均套用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

“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

旧时汉族民间有“送羊”的岁时风俗,“六月六日阴,牛羊贵如金。”又以为属马、狗、鼠者忌羊日,属羊者忌鼠、牛、马、狗日。

广州号称羊城,源于美好的传说:周夷王时,五个仙人骑着口衔六串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将谷穗赠给人们,祝这里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如今,广州市越秀山公园有五羊册,其上矗立着一座高11米的石雕,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城市雕塑——五羊雕塑。

在明朝,民间就有这样一个说法:“牛吃草,如浇;羊吃草,如烧。”意即牛吃了草,草还可以长起来,而羊吃草会把草根毁掉。

古人视羊为“德畜”,善群、好仁、死义、知礼。善群,羊喜欢聚群。好仁指羊善良,有角但不好斗。死义指羊被宰杀时安静,视死如归,故有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知礼指羊知恩,羊羔跪乳象征孝道。

《说文解字》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文字学家李孝定在《甲骨文字集释》对“美”解释为“疑象人饰羊首之形”。无论哪种解释,羊作为美的象征毋庸置疑。

《周易泰卦》以十—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之春来,阴消阳长。在岁首用“三阳开泰”寓示吉祥平安,民间改作“三羊开泰”,以年画剪纸等描绘三只大羊祈祷国泰民安。  

上古神话中名叫“獬豸”的独角神羊,是司法审判之神皋陶的助手。王充《论衡·是应》:“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又《杂五行书》:“县()羊头门上,除盗贼”。 獬豸还是明孝陵神道六种墓前瑞兽之一。

羊相关

鱼羊为“鲜”,以羊为主食流行于北方。烤全羊是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名菜,全羊席指用羊肉烹制色香味形不同的菜肴,民间可做44 种,官场可做66 种,皇帝的全羊席做76 种。  

羊也是衣着的重要原料,羊的毛皮除了制衣,还做成被褥、帽、鞋、靴、毯、毡等装饰品。

羊头敬客流行于新疆哈萨克族,主人端熟羊头朝客,客人持刀先割羊头,割肋肉献长者,再割羊耳给幼者,然后任意割一块给自己。西域民族流行“叼羊”游戏,骑手们分成几队在几百米外争夺羊,以叼羊到终点者为胜,获胜者当场把羊烧熟分给参与者。

旧时河北在农历六七月,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后来改送面羊,传说与沉香劈山救母有关。 

中国羊文化的典故与歇后语等贾学平/搜集整理
新疆:刁羊比赛

 

对联

羊:皮莫让他披,须防恶客充良善;

肉须供我食,好使春宵富馔稀。

羊年:五羊衔穗年丰稔,双燕迎春岁吉祥。

中国羊文化的典故与歇后语等贾学平/搜集整理
剪纸:三羊开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