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蕾力CP”荒诞至极,但更可怕的是……

(2016-11-19 18:01:21)
标签:

杂谈

​为规避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的规定,某地方卫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4》重新以网络平台的形式播放。节目播出不久,临时组合的“董力阿拉蕾”就成了最热门的网络话题。


不到四岁的阿拉蕾聪明可爱,一时间吸粉无数。但看着看着,这节目的画风就有点不对劲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426qVGmdUSu8iaIibApggQoIhw5WrODCmvhUCdlXbgx6Psnn1qJAr6x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pVGPktNicYk2Qx0xjf5ktI9KpP5RPvvYWyZNibPvAiaJWia34245fJOcic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m6VRYvGTbToLg8bBnwtI2Zwcq3vKhDdSmurV5EQnSDKQpfzrpsyMq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IrCnNS7CLeoSlBBkiaMicn8etbapkaEtDX1ia1AnsCyCCsOibutHuPC4B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在节目中三岁半的阿拉蕾对董力说:“长大要嫁给你”,洗完澡后还穿着董力的衣服。这本是小孩的童言无忌,但作为成人的董力却也在多个采访中一再表示择偶的标准就是阿拉蕾类型,要等阿拉蕾长大,还在节目中向阿拉蕾索吻、帮其脱衣、共睡一张床等。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4ck6ew55iahqReU7ia1kEAghlJ2EfIzuZz2yfm847BzPvzMdVUOwxyY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节目中时常有儿童裸露、亲吻等的镜头,在节目组和相关当事人的热炒推动下,这对所谓“父女CP”正在异化成完全不符合公序良俗的“情侣CP”,还受到公众的热捧。


恶劣影响已经超脱节目本身


这显然超越了一个节目应该有的正确价值引导,确实有可能正如一些网友指出的,会助长恋童癖、误导儿童的正确性别意识,对于很多家长和公众来说,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女童和成年男性(尤其是熟人)之间的过分亲昵是一种贴心关爱,而忽视了其对女童可能造成的身心伤害。


这并不是有识人士的瞎担心,事实上,网络上已经有了关于阿拉蕾的一些侵犯儿童保护的言论、图片与解读等,成为恋童幻想素材。


社交平台: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AfCUzY1dia3ZbGSmzRCv4OYM2icTjBaJ7ypVWMersz7CD6tGCMicBVVU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网友关于这对“父女”的YY不断涌现,在微博搜索中输入“蕾力”两字,“蕾力父女”、“蕾力CP”、“蕾力养成”、“蕾力夫妇”等关键词立马弹出。


网络社区: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XReZICzf2Vv5arI5zlvdNC2vQpkMhTPVnaQvSsicqHicrFICPfBy9CO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截至11月18日,百度贴吧“蕾力吧”粉丝超过1万,发帖量近8万,其中不乏关于养成系的文章,《大力老公和撒娇小媳妇的生活》、《懂你(CP文)》、《【不用真名】我可以抱你吗爱人》、《许你一世平安喜乐》等以董力和阿拉蕾为原型的文章越来越多,成年人关于幼女与成年男性的意淫充斥贴吧。


视频网站: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8hOWwJddl8EhpsK5OVc1cudWcdNTBd2IDspMxYIPvSlEW0KbLneDB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备受年轻人追捧的B站也成了“重灾区”,打开B站,输入关键词“董力 阿拉蕾”,以《董力阿拉蕾-女友养成记》《蕾力夫妇|结婚好吗》《上船了~自己的老婆自己养》《阿拉蕾,我好想看你长大》《致爱》《撩得一手好汉啊 阿拉蕾》《关于蕾力苏的故事》《用琼瑶的BGM打开爸爸去哪儿》等为标题的赤裸裸宣扬幼女与成年男性的言情视频赫然在目。


对于节目的批评和担心不是没有根据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ywv5TIkmz0GO29efrgH1xPyxgvmRbrq1niatBIiaiaibraEZajib73PgmO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惹无数观众落泪的电影《素媛》,女主公上学路上受到性侵,她最大的愿望是“想睡一觉,回到过去。”


根据公益组织“女童保护”基金《2015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平均每天曝光性侵儿童案例0.95起,受害者呈现低龄化趋势,熟人犯罪有240起,占70.59%。而在2014年,被媒体曝光的案件高达503起,平均0.73天就曝光1起,也就是每天曝光1.38起,是2013年的4.06倍。其中熟人犯罪有442起,占87.87%。这样触目惊心的数据,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反思和关注。


公众的无意识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gZID4kQia14oe8TEic12gQyOyuic1YhiaztxFciaj2T1VqZDDzLFC6sDve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很多网友认为这就是一档娱乐节目,没必要上纲上线。而公众的这种无意识恰恰是最值得忧虑的。


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半数的投票者认为这只是一个节目,不要想太多了。但很多时候,恰恰是这种无意识,助长了儿童性侵事件的一再发生。


同样来自“女童保护”基金2015年的统计显示,在对363名小学家长的随机访问中,只有35%的家长确定能通过孩子的言行辨识出其是否遭受性侵害,38%的家长不确定,不能识别的家长占27%。家庭防性侵教育状况亟须改观,家长观念较为薄弱。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SwhKPNs5Hv7Bicxe6YehACxfdW3oYxhFIaJtgJ6JT4gTb9ibicib2P7Ws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公众人物的行为更应慎重考量。


作为当事人,董力不止一次在公开采访中表达自己的择偶标准就是阿拉蕾,而且董力对阿拉蕾用的也是“撩”这种词,这种引导很不好。也许他并不是恶意,思想没有那么龌龊,也没有经验,但在公众平台上做出这样的示范是欠考量的,话题炒开后,董力自己没有反思,节目组更是乐见其成,这是很不应该的!


儿童语言与成人语言不能混为一谈。


节目组利用孩子的童言无忌故意炒作,恶意追求收视率,为同龄孩子和广大青少年树立畸形榜样,这种行为必须受到追责!


孩子不该为成人世界的娱乐买单。


一些网友借机抒发“幻想”,并在网络上发布不良文字、视频、言论。把“恋童癖”、“儿童色情”包装在娱乐化的外壳下,发泄自己的阴暗思想,却没考虑到当事人的健康成长,这种行为必须受到谴责!


你在屏幕前哈哈大笑,说:“太TM甜”了的时候,一些未成年女孩可能正在经历会影响她一生的性骚扰。


节目事小,教育事大,不要让视频前的孩子们因为成年人的引导而接受这种不伦设定,更不要让孩子们因此而受到更多实质性的伤害。 


你发出的每一条有关cp的调侃,都会为犯罪埋下一粒种子。

放下一颗八卦的心,就会少一个受伤害的女孩。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ADYBggmmQQGdNGul0hF1URyQjpXlfW2fJqVLaZhuQtEVF7w8hwvcmmibibYPK2JUvVVVibibflmmAHPWEOMRVS8v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责编 | 陈琛

©中国青年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