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星星都已经到齐了,你还不来吗?

标签:
张晓风文学阅读散文 |
分类: 高端论坛 |
http://s2/mw690/002ZX4KPzy7iPulLCOla1&690
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又是极人道的。
她的文字冰清伶俐,空灵而温暖,有浓得化不开的情,有厚得举不动的爱,有远得看不尽的生,也有近得摸不着的死。
归亚蕾在《见字如面》中温柔地朗读了她在1983年写给全世界的一封信——《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她是张晓风,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当代华语文学最温柔的一支笔,首屈一指的散文大家。余光中先生曾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
2018年4月14日,深居简出的张晓风老师将出席第十四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分享她对母语的深情,阅读与写作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人生态度。张老师还将和点灯人培训师团队一同朗诵,分享她对人、对生命、对世界的爱与关切。
人们喜爱张晓风的散文。
从1966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起,她就凝聚起忠实读者。他们读她的文字,度过青春岁月。随着散文一本本出版,张晓风由少女而少妇,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孩子,你慢慢来》《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等文章,也让共同成长的读者感同身受。
她的散文,《敬畏生命》《行道树》《我喜欢》,被多种语文教材收入,还屡屡出现在考卷上,成为阅读理解的常考选文。
无数人的人生,因为张晓风的文字而芬芳。
她的作品语言至美,用词,构句,排韵,都十分漂亮。有一种如古诗词的天生美感。
她对大自然、大地上山川草木有着只有宗教性的虔诚才可以相比拟的感恩情感;
她对故国明月的相思情愫镂心刻骨;
她涵天负地般的广阔胸襟,以寥廓思维空间为背景,充满对生命价值的沉思。
让我们在书摘中,领略其”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
1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2
在四月的阳光里,那新绿萌发的油润和明亮,那风的柔和,还有那潮湿的土地逐渐向蒸腾的温热,都同时渗进了我的肌肤,融入了我的血管,我整个身体好像就可以这样站在山路旁,成为南国春日里一株安静而又满足的树木了。
3
有些疼痛是那种可以感觉到的烙印,有些却是连自己也难以知晓的细微和轻微。
4
你信不信?每件衣服里都曾住过一个“我”,都值得回顾留恋。蝉蜕里住过蝉,贝壳里住过柔软的贝肉,霓裳羽衣里住过肤如凝脂的杨玉环,纤纤的绣花鞋里住过受苦的三寸金莲。某些贴身的毛衣甚至留下主人弯肘的角度,看了不免要牵动最脆弱的柔情。
5
这是多么兴奋又多么扎实的日子啊!满室酒香中盈耳的总是歌,迎面的都是笑,这枚钱上仿佛仍留着当年的声纹,如同冬日结冰的池塘长留着夏夜蛙声的记忆。
6
试想在北方苦寒之地,忽有一天,春风乍至花鸟争喧,年轻的心一时如空气中的浮丝游絮飘飘荡荡,不知所止。
7
生活过,奔驰过、四顾茫然过,在偶雨时欢欣若狂过—这就是那具骆驼或那具马尸的一生吧?不,这就是一切有情有识的生物的一生吧?
8
望着自己明日即会消失的脚迹,感到这卑微的生存和巨大无常间不成比例的抗衡。
由于没有照相机,我也许只能记得很少,我也许会忘记很多。但我已明白,如果我会忘记,那么,就让能记住的被记住,该遗忘的被遗忘。人生在世,也只能如此了。
9
啊,古老的年代,每样器皿都镶以美丽的、细心的纹路,纹路其实就是不舍,就是往返迂回,徘徊缱绻,就是把简单直截的线条说成了曲折动听的故事。
10
原来,曾经被荷香充塞过的胸臆,也是某种永恒。
11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12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13
爱一个人就是在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知道原来只是想听听那熟悉的声音,原来真正想拨通的,只是心底的一根弦。
14
剪水为衣,抟山为钵,山水的衣钵可授之何人?叩山为钟鸣,抚水成琴弦,山水的清音谁是知者?山是千绕百折的璇玑图,水是逆流而读或顺流而读都美丽的回文诗,山水的诗情谁来领管?
15
星星都已经到齐了,你还不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