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阅读与写作》篇 |
每年到了4月23日这一天,就被定义为“世界读书日”。2012年5月份,依据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曰道:“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则是要数犹太人了,他们或她们每年人均读64本书;日本人每年人均读40本书;中国人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人均每年只读4.3本书;上海人每年人均要读8本书!”……个人也想谈谈读书这件事。
自己和书本结下不解之缘,则是在虚岁六岁左右的时候。本人至今还能清楚的去记得,在那个时候,外婆张榴妹由于长时间没来我们家玩了,就独自一个人来我们家玩,外公倪根生由于身体是不怎么好的,有老慢支支气管炎的原因,是不能多走动的,多数时间只能躺在床上,所以就不能来我们家玩了。她还顺便要带本人去她家住上一段时间,而自己却和大自己五岁的亲大哥、母亲以及外婆仨个人,谈起了一个条件,非要亲大哥手中的三本小人书才肯去,要不然的话,寻死觅活的都不肯去哩。在起先的时候,和亲大哥好商好量,不管怎样对他去软磨硬泡,他就是不肯给,还说出了一大堆不肯给的理由来搪塞本人,一会儿说什么书籍是同学借给他的,下午要还给同学;一会儿又说书籍是向学校里面的图书馆借阅的,还是有时间方面的限制噢,到期了要立马去归还呀,所以不能给你啊……后来,在长时间的软磨硬泡及母亲发了火的情况之下,亲大哥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给了本人一本小人书。自己依旧能清楚的去记得,那是一本戏曲小人书籍,是越剧版本的《方卿传》小人书,虽然那时的本人真可谓是目不识丁一个字也不认识,亦没有长辈来教自己读书认字噢,但是,当自己拿到了书籍以后,就好像如获至宝似得,内心极其开心,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里,“翻看阅读了一遍又一遍”,读的是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当自己读小学以后,教授本人的各位先生告知了本人及班级里的同班同学,曰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万斛粟!”……等再大一点儿,在孔子的《论语》中学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些语句都是对开卷有益做了最好的阐述了!
个人是这样来理解并认为的,有些东西是一直伴随在你我终生的,但是最最主要的3件事情——便是“知识”、“学习”和“阅读”了,这三者之间不仅仅是缺一不可的,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相存的,但凡是有了这三样东西在手里面,别人再怎样想去拿走也是拿不走的,即便是有人想学,一时半刻也不一定能学得会、学的好,只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情况、成长的环境、自身的综合因素都是不太一样的。
“知识”、“学习”和“阅读”不是为了其他人啊,完完全全都是为了自己啊。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将蒙恬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噢,曰道:“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图利,也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装饰自己的内心!”为了自己,通过“学习”和“阅读”,可以让我们增长方方面面的知识与才干,使我们懂得了某些做人的道理哩,从而让我们变得不再愚昧无知,更会让我们明白,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竟然是如此的渺小,时间和世界又竟然是如此的宽广和久远!……
个人去过云南旅游,也去品尝过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三道茶,白族的三道茶就是指“苦茶”、“甜茶”、和“回味茶”!本人还发觉知识、学习、阅读和云南大理的三道茶,这两者之间不仅仅是相通的,而且还能去举一反三啊,阅读的时候,每一本书最好能精读三遍,因为阅读也能让人品味出书本及人世间的“苦”与“甜”,并且能让人细细地回味一番其间的个中滋味,更让人学到了人不应为情囿、为物累,要把世界上所有的烦恼、忧愁、不幸……都抛到九霄云外!
阅读,除了本人所提到的上述看法之外,自己还认为,有一条看法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噢,也是不容我们去忽视的,故而就要去毫无保留的说出来,那就是——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之中,每个人、每间隔一段时间以后,就要不断地去求新与求真噢,求新与求真也是每个人人生旅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必修课程,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脾气秉性是怎样的,其人去从事了什么样的职业,都是难以去逃脱期间的。个人通过不间断的去求新与求真,坚持不懈时间一长久而久之,既能让自身得到一些收获,还能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哩……
朋友,今天你有没有花时间阅读了自己特别欢喜的书籍?!
【备注:文章为作者原创;各种书籍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2年05月06日星期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