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藏东的林芝,源于中国地理杂志那次创造性的选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大山第一名的南迦巴瓦峰被誉为云中的天堂,其所在的林芝地区引吸引了我的注意,没过多久,一张被野桃花氲染成粉红色的雅鲁藏布江照片又深深地打动了我,可能从那天开始,就梦想着在某一个春天里,奔向雪域青藏,去触碰野性的雅鲁藏布,拜谒神灵的南迦巴瓦,寻找那片云中的原风景。
雨后的林芝河谷,曼妙轻柔的白云飘浮在山间,空气氤氲着淡淡的靛蓝,极干净极清透,忽然让我想到了从空中俯瞰印度洋海水那片明亮的蔚蓝,其实林芝正是受益于印度洋那股长驱直入的暖流,才造就了雪域青藏高原上这片雨水丰沛温暖湿润的神奇秘境,身在其中仿佛身心都变得水晶般的透明。
派镇,因为南迦巴瓦峰的声名远扬才被大家渐渐的熟悉,这个原先并不起眼的小镇因为坐落在雅江和雅鲁藏布江交汇处,因此成为了走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寻访南迦巴瓦的起点,也是各路驴友徒步翻越多雄拉山口进入墨脱秘境的入口。

入住派镇需要购买每人150元的门票(听说晚上景区工作人员会挨着几家客栈挨着旅客逐一检查门票以防游客逃票),如果你想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还要再买每人90元的观光车票,现在动辄几百元的门票成为除了交通费外的第二大旅行开销,相对的住宿费用真是觉得便宜极了。
派镇谷客国际青年旅舍宽敞的原木长廊,还散发着浓浓的松香,在午后的温暖斜阳之下,倚靠在长长的栏杆上,眺望眼前绿色的美丽田园,看雪山上云卷云舒聚聚散散,等着夕阳斜照将南迦巴瓦山上的积雪染得金红金红,此刻已不觉身在何处,只有一种极其的安静和惬意。






徒步吞白村
到派镇的第一天,我们没有搭乘景区的游览车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省去了90元所谓的的环保车费30元的餐费还有催促上车的聒噪,而是越过派镇大桥来到江的对面,一条尘土飞扬的简易小路一直向前蜿蜒伸到南迦巴瓦雪山的脚下,和对面的景区柏油景观路遥遥相望,就是这条要靠双脚徒步的“景观大道”,我们用虔诚期待南迦巴瓦主峰的真容,用脚步感受雅鲁藏布江的脉动,用镜头收获高原江南的恬美,那几天辛苦着,并快乐着!



这是一条让人流连忘返小路,两旁道边坡上一树树饱经沧桑的百年野桃和树冠蔽日的野栗子树,满山遍野,数百年以来在斑驳残缺的树干上却打造高原春天那云蒸霞蔚桃花漫野的粉红世界;还有那片片金色的油菜花和绿毯般的麦田从道旁一道道高大密集刺篱中隐约透出,只有踮着脚尖伸长脖子才能窥其一角,俨然是一派江南水乡的韵味。



这是一条能与山水对话的小路,相随相伴的是云裳深处那神秘的南迦巴瓦,山谷间蜿蜒飘落的是此刻还是温婉娴静的雅鲁藏布,坐在高原的阳光之下,抚摸着身边古老的树干,胸腔里搏动的是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天地间是来自山的砰然水的脉动,此刻已经浑然一体不分彼此。


这是一条世外桃源般的小路,远离尘嚣自然而又恬静,偶遇一位悠闲自得的老人赶着自家的牲口走入篱笆一下子就不见了让人顿时有种遇仙般的感觉;满山遍野无拘无束自由放归的牛羊藏香猪,慵懒的度着方步,甚至在随处可见的它们的屎蛋蛋上都透着一种原生态的祥和;日落前的山坡上走过一位背着孙儿摇着转经筒的老妇人在树影中慢慢走向山上的寺庙,仿佛远方飘过嗡嘛呢叭呗哄的吟诵,内心顿觉空灵别无杂念,这真是一片与世无争洁净的土地。


原计划我们应该去索松村去近距离亲近南迦巴瓦和雅鲁藏布,也许一路上美丽恬静的藏东田园牵绊住了脚步,下午1点45分从派镇出发走到吞白村已是5点多了,那条满是鹅卵石的小路还在倔强地继续向山上延伸,目的地索松仍不见踪影,因不想在山野过夜就必须赶在太阳落山前花来时同样的时间返回派镇,只能期待把我们远远甩在身后的哈尔滨北京的驴友能带来关于索松的详情。当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谷客,一抹金红的夕阳染红了天边一排雪峰之上,由于在派镇不能看见南迦巴瓦主峰,这就意味着此行我们必将与南迦巴瓦日照金山擦肩而过,晚上9点半历经艰险回到驻地的旅友兴奋的讲述,决定了我们第二天将继续前往索松,无论南迦巴瓦是否能在云雾中现身,无论那条“景观大道”如何险峻,脚步虽已蹒跚但依然坚定。

天河雅鲁藏布
派镇第二天。醒来,拉开窗帘探头观望天气,窗外山色灰濛,天空阴沉,不时飘落一阵雨点挺大却并不密集的小雨。在此后的一周里总结下来在林芝最不靠谱的大概就要算天气预报了,经常是说雨非雨报阴非阴,说云不云报晴不晴,经常是一阵雨飘过,一片阳光就紧跟其上,每天都不断在重复交替着,变换莫测,
直到上午10点左右,天空中压得低低的云层开始渐渐退去,山峦显露,并隐约可见高空一片片零星的湛蓝。我们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再次走进大峡谷前往索松村。因打不通昨晚送哈尔冰旅友回客栈的索松村村长乔次仁的电话无法让其来接,我们便在小镇冷清的也是唯一的小街上找到几位骑摩托的藏族小伙,以每人50元的价格让他们送我们去索松。
摩托车又沿着前一天徒步吞白村的简易土路继续向山上艰难颠簸的爬去,右首悬崖峭壁下便是神秘的雅鲁藏布江,蜿蜒着在雪山群峰的拥抱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跌宕如磬,婉转如练,如一幅巨型的山水长卷,在眼前慢慢的呈现精彩着铺展开来。







南迦巴瓦彩虹
走入秘境中的雅鲁藏布峡谷就是了却一份想近距离的敬仰南迦巴瓦的愿望,这座海拔7782米的美丽雪山如“直刺天空的长矛”亘古端坐在云端之上,远离凡尘,那是虔诚的信徒终身梦寐渡往天堂的台阶,让俗子只能在茫茫云海雾山中敬仰敬畏他的神秘和圣洁。
这一天我终于疲惫地走到他的脚下,伫立魔鬼头陡峭的崖岩之上,隔江屏息仰望着,此刻我离南迦巴瓦是那么的近,仿佛能触摸到他胸膛深处传来的砰砰搏动,脉动气息佛动着身后那几杆飘扬的经幡。大山能让浮躁烦杂的心灵以震慑、沉稳、安静,定力,这也许就是我喜欢山的理由。
缭绕的云雾山中不时飘出一阵阵细细的雨雾,深壑的峡谷底部蜿蜒的雅鲁藏布如银色的哈达在南迦巴瓦山的脚下优雅的转过一个大大的湾,带着祈愿奔向最后一个秘境墨脱。山间忽然显现出一道淡淡的七色彩虹久久不散,也许,这是南迦巴瓦给予我的奖赏,也是送给从远方赶来的虔诚的旅人一份小小的礼物,欣喜地收下了——南迦巴瓦的彩虹。
从索松村眺望南迦巴瓦脚下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最佳观景台



经幡下一块只能容纳2个人的岩石叫魔鬼头可以将南迦巴瓦所有的群峰一览无余
直白村是离南迦巴瓦距离最近的村子,但在观景上却违背的“距离产生美”的原则
大峡谷崖壁上美丽富饶的藏东田园,麦田中的百年野桃树让我憧憬着春天的粉色

在某一个早春四月,我还会回到索松,看世界屋脊上那一抹美丽绚烂的桃粉。
桃源索松村
索松,这个在春天被漫野桃花掩映的小小村落,悄声无息地隐身在青藏高原群山褶皱中祥和安逸,与世无争,被南迦巴瓦环抱,被雅鲁藏布拥吻,神灵护佑着,大自然恩泽。
在索松村我只逗留了短短的24小时,漫步在藏家的房前屋后,行走于寨子的田间村头,依然枝繁叶茂的古栗树古桃树怀揣着几百年来曾经发生的故事和过往,伴着从身旁远古雪山上吹来的清风娓娓道来,如一支柔和的慢板悠然美丽。那一掠而过云层缝隙的阳光、那轻柔飘落在身上的细雨、经幡的扑动、转经老人的呢喃、马儿噗噗的鼻息,牛儿咕咕的咀嚼。小村的平静,这份真实简单的安然,深深地打动着,让我心动,让我留恋。
清晨,睡意阑珊,窗根下的柴门被吱吱扭扭打开了,屋后山坡上一声声浑厚的哞哞低吟伴随着叮叮当当牛铃的脆响,小村醒来了!爬出温暖的被窝起身跪在床头,推开窗户,湿漉漉清冽的空气涌进了屋子,吹醒了还有些迷迷迷迷瞪瞪的脑袋。晨曦已微露乳白的光芒,不远处天地间缓慢涌动的云雾之间,雪山时隐时现,如梦似幻地我的眼前变化着。是你吗,南迦巴瓦?
这一天,是云中的生日!

那天的上午,我们沿着前一日徒步来回吞白村的小路坐摩托车前往索松,投宿在村长乔次仁家的“兄弟客栈”;第二天村长开着他挂着内蒙牌照的小车送我们回到了派镇谷客青年旅舍,取上行李后前往八一镇。索松的一天,让我怀念!
再次走进大峡谷南迦巴瓦与雅鲁藏布相随相伴依然让我兴奋不已

在前往索松的途上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见云雾缭绕的南迦巴瓦

在房东家简单午餐后便迫不及待地走进小村去寻找索松最美的地方

桃树掩映的村中小巷幽静充满了原生态的气味

虫草季寨子家家门户紧闭唯有游荡在房前屋后的牲口享受着午后的悠闲时光

看四下无人翻越围栏上大峡谷绝壁边缘俯瞰雅鲁藏布从深深的脚下奔流而过

躺在绝壁巨石上沐浴柔风细雨观南迦巴瓦云卷云舒成为此行最留恋的时刻

村头那几旗陈旧的经幡几只吱呀的转经筒一口煨桑炉就是这个村子的精神所在

乔次仁家新建的藏房干净舒适能躺在床上看南迦巴瓦真是惬意

如果天晴就能如愿坐在院坝中望见南迦巴瓦雄峰排列

沿着这条美丽的乡间小路我们要去探访一个叫“魔鬼头”的地方

从日喀则远嫁过来的村长小儿媳临时做了向导顺路把自家的小牛放到山上

许多桃树的枝头已经挂满果实让你不禁想象着它春天的模样

一位在麦田拔草的藏族女孩大方地招呼我给她拍张照

索松村秀美的藏东田园不时让人有身临画中的疑惑

徒步5个多小时大约8公里去往魔鬼头的山路从这片青冈林中开始了

站在至今有些后怕的魔鬼头上回望大峡谷从派镇而来右上角那片村庄便是索松

疲惫不堪回到索松再次爬上那块悬崖边的巨石等待着南迦巴瓦的日落

傍晚的阳光投不进幽深的大峡谷却照亮了雪山上那片古老的冰川

清晨坐在床头看晨曦中神秘的南迦巴瓦
从二楼窗口望多雄拉雪山那里有唯一通向墨脱的徒步通道曾让我神往

雨中坐着乔次仁的越野车离开索松脚下这条简易的山路明年就将变成了柏油路

江滩上的吞白村如此美丽

回首向云中的南迦巴瓦作依依挥别期盼下一次的再见

回到派镇山谷间美丽的村落祥云曼舞青翠欲滴

前方还有未知的雪山在召唤,索松,我还会回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