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 |
“如果说课堂是一张琴,那么教师就是那唯一的弹奏者。节奏掌控得好,曲子才能完美动听,学生才能在倾听中获得知识与成长。这个“节奏”,就是“度”的把握。我们研究课堂存在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一个原因:度没掌握好——不是用力过猛,就是火候未到。”
当今的课堂,的确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课堂教学的优劣,则取决于教师对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教师是否做到“眼中有人”、“课中有生”。正如赵国忠老师在本书序言中所讲的:从备课、授课、练习、复习到作业,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不仅要在备课中“备”学生,还要在课堂中“看”学生,在课后“研”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做好教学设计并辅之以教学“度”的有效把握。
一个好的老师就像一位名医,给病人治病,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就能知道课堂存在什么缺点,应该怎样改正。
观察以下7点:1,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2,教学程序是否先学后教,3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4, 教师是导演还是主演5,学生是主角还是配角6, 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否恰当7,教学过程是否开放?
情境创设的误区,任何情境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教学情境设计应该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服务,教学目标完成的如何,不是看教师教的如何生动,而是看学生学的如何实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情境不在形,不在新,有情有趣,有心有效,就行!
教师要确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却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师生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我们必须重视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达到厚实课堂、融通心灵、积淀文化、体悟生命等功效;同时我们也要辩证看待,拾到篓里的不都是菜,最好的菜才能拾到篓里。
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学习资源的广度与深度都可以大大加强,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很好的平台。
当堂检测是学生课堂独立作业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保证学习目标达成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做到:1,保证时间;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要指导学生做题方法我;5,强调学生当堂完成;6,作业要有代表性适度与适量;7,要强调纠错;8, 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坐姿和规范书写,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