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皇帝命名的中草药——骨碎补

(2016-06-02 23:59:21)
分类: 文史

传说五代十国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也命名了一种草药:骨碎补。一次,李嗣源带着他的爱妃以及将士们去围场打猎。结果一只凶猛的金钱豹突然从山谷树林中窜出,把他的爱妃吓得从马上摔下来,把左脚胫骨摔成骨折。皇帝心里很着急。此时,一位出身民间的医生跪在皇帝面前说:“万岁切勿受惊,草民还认得点草药,保娘娘平安无事。”说完,便从山冈上采来草药,捣烂敷在皇妃的伤口上,很快血就止住了,也不再疼痛,不几日,便可行走自如。皇帝大喜,问这个郎中此草药叫什么名字。当听说此药尚无名字时,他沉思了片刻,说道:“此药能把碎骨补起来,依我看就叫它‘骨碎补’吧。”后来,明代的李时珍又根据其形状将其命名为“猴姜”。有的地方也叫“胡孙姜”或“石毛姜”。

《本草拾遗》记载:“骨碎补似石韦而一根,余叶生于木。岭南虔、吉亦有。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作此名耳。”认为是早不到200年的唐玄宗命名的。不管到底是哪位皇帝命名,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一样的。

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主要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等;外治斑秃,白癜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