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药史话:古代为什么多“儒医”

(2016-05-25 16:16:47)
分类: 文史

我国古代,由于社会上层的提倡,儒学在各个学派中居于至尊至高的地位,因而“儒医”也是医家最向往的目标及最高的称誉。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宋代发展到了顶点,医学被认为是实现儒家理想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所以也是士大夫们除了出仕当官之外最多用心的领域。

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卜自己以后能否当宰相,而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范文正公认为:作良相固然可恩泽天下,既然神灵不允,自己命运不济的话,那么能实现救人解难心愿的,就莫如良医了。因为作为良医“上可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民之厄,中可以保身长全”,除此以外,没有比这更好的途径了。此后,“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就成为旷世流风、儒士箴言,也为一些不得志的文人学士留下托词,聊以自慰。

http://s5/mw690/002ZT28Ngy71XB1lcqwa4&690

宋代儒士往往以不知医为羞,不少士大夫亲自整理收集民间验方、家藏方,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陆游的《集验方》、苏轼和沈括的《苏沈良方》等都属于此类。

再如明代四大医学家之一的汪机,号石山,著有《外科理例》,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元代医学家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针灸学家杨继洲编《针灸大成》,明末清初医学科普家汪昂著《汤头歌诀》、《医方集解》,清代医学家陈念祖(陈修元)著《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等。由于他们的儒学修养功底较深,故最后取得的成就往往大大高于一般的医家,在著书立说方面尤为突出,这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医学遗产与文化财富。

http://s8/mw690/002ZT28Ngy71XB2FvPV8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