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2019-09-12 10:02:59)
标签:

杂谈

分类: 行走祖国
               祝 各 位 博 友 中 秋 快 乐!

     玉龙雪山为横断山系云岭山脉的主峰,在丽江古城北15公里处,是我国也是北半球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犹如凌空展开的擎天巨扇,由于石质破碎如犬牙交错,至今还没有人敢于挑战登顶。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天山”,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如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故称为“玉龙”,是纳西族尊崇的神山。
     玉龙雪山的春天虽然来得迟,坐索道刚上山时还能看见成片的杜鹃花,随着高度的抬升,植被也分层次发生变化。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这里应该是国内最火的旅游景区之一,云南省的旅游业开发较早,由昆明去丽江交通方便,玉龙雪山的索道、观景台、雪山步道等设施一应俱全。虽然登上4680米的最高观景台有一定难度,但对大多数喜欢旅游的年轻人极具吸引力,不少中年人也会跃跃欲试。亲近雪山毕竟是亲近大自然的高端旅行,也是人生值得骄傲的经历,哪有不让人趋之若鹜的道理呢?再说,又紧邻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如果继续深入还将迎来人间净土香格里拉、神秘走婚的女儿国泸沽湖,这些景区可以达到一般旅游的顶级了,所以是云南最具吸引力的黄金旅游线。2007年,玉龙雪山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
        我三次去丽江,也三次看玉龙雪山,头两次都上到4680米的最高观景台。第一次虽然是最佳季节秋季,但那天赶上云雾弥漫,无缘观赏到主峰扇子陡;第二次是冬季,天高云阔,尽览了玉龙雪山的雄姿,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也有欠缺,因为那时还未进入数码相机时代,记录下的片子有限,总感到美中不足,所以才萌生第三次去丽江古城的念头,当然也不会错过再次亲近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上图是2003年第一次去玉龙雪山,与朋友秀了一把肌肉,下图是2006年第二次造访。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超过70岁倒是所有景点几乎都免收门票,但玉龙雪山大索道禁止年岁大的游客乘坐上山。是呀,索道票本身就包含赠送一瓶氧气,说明连年轻人都要做到有备无患,谁还敢保证古稀老人上山的安全呢?这确实是一个不好商量的问题。再说春天虽然不是旅游旺季,但大索道也是一票难求,听说到了旅游旺季,要提前一个月才能在网上订到票。
     这次春季旅行出发前我还在乐观地想,年岁大了如果跟团旅游除非参加“夕阳红”,其它旅游团都要求70岁以上老年人有年轻人陪同,不然要签订有特殊条款的专门合同。这么说还是咱自由行好哇,想去哪去哪,不受别人制约!如今看来也不尽然,普通的旅游项目确实任你选择,但是有难度有风险的“高大上”项目还是要被谢绝的,这下可有点让人始料不及。怎么办?难道从北方千里迢迢来云南,想多拍点玉龙雪山的片子就这样泡汤了?真是心有不甘!
     正当“山重水复疑无路”、一筹莫展之际,我住丽江古城“东北人家”民宿专门联络旅游的工作人员,一个能说会道的辽宁小伙子热情帮忙,向他熟悉的旅行社介绍我的情况,说老爷子身体如何如何好,几千里地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并为我打保票,不用再签特殊合同,最后好不容易报上一个三天后的大雪山团,终于让咱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我真不知该怎么感谢这个小伙子,但他爽快地说,你在我们这儿住咱就是缘分,有机会多给我们介绍点儿客人就行啦!我拿了五六张客栈的名片,回去给亲朋好友一顿撒,并向他们做了真诚的推介。
     第三次光顾玉龙雪山还是不枉此行,那天是多云天气,早晨八点刚过我们就到达雪山脚下的停车场,这时候蓝天上几片白云正慢慢地向主峰扇子陡汇集。春天是阳气上升的季节,在一般情况下,上午蒸腾的云气还不会弥漫至山顶雪峰,只见主峰扇子陡在蓝天下傲然耸立,抓住这一难得的时机我连按快门,赶紧把雪山的凛然雄姿悉数定格在数码相机。上午安排先看蓝月谷,等吃过午饭才排队坐索道上山,结果不出我所料,等到达4506米的索道上站平台时,主峰已被云雾裹得严严实实,这时再想拍“扇子陡”只能望洋兴叹了!不过对我来说已心满意足,雪山远景、主峰扇子陡的片子上午已收入囊中,现在云雾中的雪山景象也很壮观,那就尽情地多拍几张吧!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云南之行——玉龙雪山
     我本来就没想再登4680米的最高观景台,即便是没有云遮雾障的朗朗晴天,因为已经上去过两次,而且留下过自己的照片,还有什么必要再上一次呢?如果没上过,现在也过了争强好胜的年龄,为了能多走几年,保护膝盖是头等大事。人活70古来稀,现在这个说法虽然过时,70岁还算不上高龄老人,但自我保护的理念还是常记于心的。这个年纪还能来云南看看玉龙雪山,真是挺让人羡慕,回家后我在微信朋友圈和同学群、家族群里发了一组照片,迎来一片喝彩,亲朋好友纷纷点赞,说我老当益壮!其实我觉得这件事做起来并不难,只要从年轻时候起,把自己的健康当回事,等退休以后有时间了,就能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实现人生的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