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篇 从绿松石玉璧和汝窑天青色说起

标签:
绿松石玉璧与瓷片宋瓷与礼器釉色与玉色杂谈 |
分类: 玩玉说玉辨 |
绿松石璧
器呈蓝绿色,有棕色和棕灰色沁呈网格纹状,有蚀孔、绺裂。有晶体暴露、晶面反光。宝光内敛。片雕,扁平饼状,中间厚,边缘薄,两面向周边倾斜成圆滑钝刃缘,孔缘规整,中孔边缘亦有短斜面,孔璧可见两面对钻旋转连接阶痕。肉眼观,璧面上的绺裂呈棕色,绺裂之间布满棕灰色细丝纹饰分割的网格线纹。显微镜下观,贯穿璧面的绺裂沟上有浸浆愈合,不规则绺裂纹处有蚀孔,均呈棕红色。细线纹呈棕金色,表面未见纹裂。器表布满氧化细密抛光线纹。可见黑色、银色金属反光点。器形规整,打磨光滑。
http://s6/mw690/002ZQLl4gy6OERv445La5&690
耀州窑和定窑的酱釉色同样在古玉器上有所显现(见图二十三<22>、图二十四<23>、图二十五<24>、图二十六)。
http://s10/mw690/002ZQLl4gy6OESc3nYte9&690
注:
<1>.<6>.<10>.<12>.<20>.<22>.<24>.<29>.参考《故宫陶瓷馆》故宫博物院编艺术家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131页、第158页、第146页、第148页、第142页、第155页、第145页、第130页。
<2>.<3>.<19>.参考《中国艺术收藏鉴赏百科全书玉器卷》
史树青总主编
<4>.<8>.<25>.<26>.参考《古瓷收藏入门百科》叶佩兰主编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1月第1版,第35页、第36页、第36页、第40页。
<5>.<7>.参考《中国玉器全集(上)原始社会 – 春秋·战国》杨伯达主编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2009年10月第3次印刷,第66页、第73页。
<9>.<11>.参考《中国艺术收藏鉴赏百科全书铜器卷》史树青
总主编
<13>.<14>.<15>.<17>.<21>.<23>.参考《古玩鉴识与投资》史树青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第168页、第140页、第150页、152页、第164页、第162页。
<16>.<18>.参考《中国瓷器收藏与鉴赏百科全书》 谢天宇主编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第606页、第259页。
<27>.<28>.参考《故宫·上编》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第121页、第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