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中课题组
三中课题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86
  • 关注人气: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获奖教具:原电池构成条件探究装置

(2012-04-15 14:11:53)
标签:

获奖教具

分类: 获奖教具

自制教具:原电池构成条件探究装置

1)获奖情况           

2011年,“原电池构成条件探究装置”在第十届四川省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且成为大家参观的一个亮点。

2012年,“原电池构成条件探究装置”被四川省推选参加第八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

2010年,“原电池构成条件探究装置的制作和使用”论文在教育部主办的《教学仪器与实验》杂志2010年第9期上发表

        2010年,论文“原电池构成条件探究装置的制作和使用”参加2010年四川省中学化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荣获三等奖。

(2)技术资料

 

   一、教具或名称:原电池构成条件探究装置

  二、教具制作人单位、姓名、邮编: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   谭文生  钟云  617000

三、教具装置图(图1

 

当介质为非电解质时,不产生电流,如图1所示。当把装置倒转过来后,介质变为电解质,如图1乙所示,因发生电池反应Fe+Cu2+=Fe2++Cu而产生电流。

四、仪器或特点及用途

1、特点:

1)使用本教具可设计多组实验,从各个方面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有的结论都可让事实说话,使探究结论更具科学性

2)由于实验操作简单、流畅,各个实验之间切换时间很短,从而为实验探究、问题讨论赢得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方便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

3)实验装置简洁,设计科学、合理,无污染。所用材料取材于生活,可发动学生自制。

4)本装置可以反复操作,长期使用,不用时按图1甲存放。

2、用途:

利用本装置可从以下几方面设计实验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进行探究:

1)电极均为导体(两种不同的金属、两种相同的金属、金属和石墨);

2)电极不全是导体(金属和绝缘体、石墨和绝缘体);

3)两个不同的电极插在两个相互独立的溶液中;

4)两种不同的介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五、制作材料

广口瓶、橡胶塞、漏斗形支架、小试管、铁丝、绝缘电极(小试管替代)、碳棒、铜丝、电流计、导线、液体石蜡、硫酸铜溶液等。

六、          制作方法

1)选一个与广口瓶相配套的橡胶塞,从该橡胶塞的大头中心打一浅孔,用于固定漏斗形支架;再在该胶塞上以对称为原则选好位置打6个小孔,分别插入铜丝、铁丝、炭棒、炭棒、铁丝、小试管,并调整好它们伸出胶塞两端的长度使之适当。

2)在广口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和液体石蜡至胶塞抵达位置,塞好橡胶塞。

七、使用方法

利用本教具教学时,首先根据原电池构成条件需要探究的各个方面设计好实验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实施探究。装置上的电极材料可以两两组合,电介质(硫酸铜溶液或液体石蜡)可以通过倒转装置选择,实验时只要用接有电流计的两只表针接触任意两个电极,就能看到有无电流计产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

以下是笔者利用本教具教学时的教学设计案例,供同行参考。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教学设计

【设问】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原电池原理,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那么构成原电池要有那些条件?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讨论】师生通过讨论,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提出假设:

假设1:与金属的相对活动性有关。

假设2:与溶液导电性有关。

假设3:与能否发生反应有关

假设4:与线路是否闭合有关。

方案设计(见后面表格内容)

【实验探究】根据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利用原电池构成条件探究教具完成实验探究。

 

第一组: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对电流产生的影响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极材料

Cu-Cu

Fe-Cu

Fe-Fe

Fe -C

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

现象

结论

无电流通过

不构成原电池

有电流通过

构成原电池

无电流通过

不构成原电池

有电流通过

构成原电池

条件1

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① 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

② 一种金属与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

 

 

 

第二组:溶液的导电性对电流产生的影响

实验序号

        1

       2

电极材料

     Fe-Cu

    Fe-Cu

溶液

硫酸铜溶液

液体石蜡

现象结论

有电流通过

构成原电池

无电流通过

不构成原电池

条件2

两个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第三组:是否发生反应对电流产生的影响

实验序号

        1

       2

电极材料

Fe-C

Cu-C

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

现象结论

有电流通过

构成原电池

无电流通过

不构成原电池

条件3

能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组:线路是否闭合对电流产生的影响

实验序号

        1

       2

电极材料

     Fe-C

Fe-C

溶液

同一瓶硫酸铜溶液

不同两瓶(广口瓶和小试管)硫酸铜溶液

现象结论

有电流通过

构成原电池

无电流通过

不构成原电池

条件4

形成闭合回路。两个电极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

 

【学生小结】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

一种金属与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

2)与电解质溶液、导线形成闭合回路。两个电极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

3)能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