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非典型”人臣肃顺的科举作弊2连败

(2016-07-01 16:03:07)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博文

文/顾明

毫无疑问,在肃顺并不漫长的生命中,他有幸站到了那个时代人臣成就的顶点。

就是这样一个人,没做过翰林,不是进士,也不是举人,甚至连秀才、童生都统统不是。

这方面甚至比和珅尤不堪,但咸丰对他的言听计从,却远远超出了乾隆宠信和珅的范畴。

咸丰在时,枕头风失灵的青春美丽的叶赫那拉氏小娘们,都对他颇多忌惮。

各位女朋友们不妨假想一下,遇到耳根子硬如“咸丰这样的老公”,你能忍住不修理他么?

各位男朋友们也不妨来一番臆想,如果电影《慈禧秘密生活》中邱淑贞那般的叶赫那拉氏小媳妇,在你枕边吹风,你耳根子还硬的起来么?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靠着男人在娘们面前无比强硬的天潢贵胄肃六爷,却以非常手段在科举中,干脆利落地以2:0完败罢场。

【一】当然不是他要考

肃顺可不稀罕进士、翰林这样的头衔。所以,并不是他要考。

科举就像是帝王家发行的福利彩票,我皇帝老子的权力使不完,你们中头等奖的就进翰林院,将来可以做大学士,当老子的奴才,替老子耀武扬威。

要知道清朝可不是奴隶制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奴隶身份。在清朝要想当上皇帝的奴才,要么根正苗红、要么久经考验。

寻常人想当奴才,对不起,你没那资格!

肃顺出生前就投好了胎,在咸丰还没当皇帝时,他就已是这位皇阿哥的亲密奴才了。所以,早已被认定坚定了奴才主义伟大理想的肃顺,自然不需要再去买主子的彩票。

只管替主子耀武扬威就好了。

于是,他也需要为自己过剩的权力,配置一班人马。

帝国的福利彩票,那是皇家的专有产业,任何人想要沾染帝国的权力,首先你得燃烧青春岁月、挥洒大把银钱,然后换取彩票购买权,最后还得祈祷文曲星君保佑你中奖。

所以还是肃顺命好,跳过彩票购买权,直接获得彩票代销权!一个没有任何功名称号的家伙,堂而皇之的成了钦命考官!

【二】那么就作弊么

是的——

在历史上,肃顺这样的人才,即使在唐宋科举盛行的时代里,也并不鲜见,没怎么进过考场,直接从群众中来、到权力中去,一股脑儿地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但是“我的附庸的附庸的不是我的附庸”,你肃顺有皇帝老子罩,大家不得不服!

可你手下的一帮子幕僚,要想在体制内混一个光鲜的位置,不按游戏规则的话,我们大家就并不服了。

科举考试就是最大的游戏规则,还得要中头等大奖,将来无论做到何等官位,广大官僚们才讲不出闲话。

在“肃门五君子”中,莫过于江西才子高心夔最合肃顺心意,其人号称“文学为江右之冠”,是出了名的快枪手型文章大家。

1859年,高心夔参加会试,虽然没能一举夺得会元,但也在前十名之列,无疑是状元的有力竞争者!

而在接下来的殿试中,更为利好的是,肃顺谋得了收卷大臣的差事。

这下手拿把攥了吧!以高心夔的才学,肃顺把他“收”成状元能是难事?

怎样才能最为精确地将状元桂冠,扣到快枪手高心夔先生的头上呢?天潢贵胄肃六爷,在殿试当天下达了一个机智的命令:缩短时间,提前收卷。

嗯哼,纵然有个把才学超过高心夔的考生,我不给你时间发挥,你奈我何啊!

【三】押中十三元

接近收卷时间了,一个考生离座交卷,却不是江西考生高心夔!

大文豪高先生还没有写完嘞,也没在奋笔疾书,而是突发手腕酸痛,书写缓慢。

伤病自古就是运功员的天敌,作为明星级科考运动员,遭遇意外伤病已属不幸,更悲催的是相好的裁判竟然又缩短比赛时间。

高先生上半场0:1落后,正待通过中场调整,好在下半场再接再厉一举反超!

结果说好的90分钟比赛时间,不给补时也就算了,竟然才到50分钟就吹响终场哨,你让我88分钟换人的战术什么时候使?

可想而知,身体和心理均遭遇突发状况的明星级科考运动员高心夔,发挥失常了。

而且不是一般的失常!他犯规了。

考试中的这个规则叫做“平水韵”,高心夔将命题律诗限押的十二“文”韵,押到了十三“元”韵,直接出韵。

这相当于什么?用栗子的话来说,就好比明星级足球守门员诺伊尔出击冲到中圈,面对队友的回传球,直接拿手去接。

当然,诺伊尔虽然喜欢离开禁区,但还不屑于犯这种低级错误。

而考试出韵的高心夔,则只能列于四等,不仅无缘三甲,距离状元桂冠更是遥不可及。

【四】天时地利人和谁背锅

要知道,科举可是三年才有一次,就算高心夔等得起,雷厉风行的天潢贵胄肃六爷也等不及。

赶巧下一年是咸丰皇帝30寿诞,还剩1年寿命的皇帝老儿为了庆贺生日,特别发行一期纪念版福利彩票——开恩科了。

这年会试战罢,明星级科考运动员高心夔不出所料进入二甲,再次获得冲刺状元的机会。

肃顺作弊大法也升级到2.0版。殿试大战的前一日,肃顺匪夷所思地给他送来了殿试考题!

怎么着,这下状元没跑了吧。

一千多年前的盛唐之时,一位名叫孙逖的诗人写下了一首诗篇: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殿试考题“纱窗宿斗牛得门字”便是取自这首诗中。

就在不少考生还在苦苦思觅这个诗句出处的时候,高心夔已经一挥而就了。

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但高心夔爬起来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再摔一次。

在答卷中再次押错韵部,高先生又出韵了。

无缘三甲,又列四等。大文豪高先生表示他需要聘用一位背锅侠。

【五】有故事的浙江人

这届恩科状元是个有来头的浙江人,这人名叫钟骏声。

在他中状元的205年前故事就已经开始。

1655年时值顺治12年,在这年举行的乙未科中有一位名叫史大成的浙江籍考生。

殿试时史大成原本被主考官推荐为探花(第三名),但顺治帝在览阅考卷后,对史大成的文章书法颇为属意,御笔一挥将他由第三名提至第一名,于是探花变为状元。

故事开始的时间,甚至比史大成中状元还早。

清朝初年,关于状元在浙江的归属问题,民间流传着一则民谚:“始于史,终于钟”。

也就是说,有清一代,浙江出的第一个状元会是姓史的考生,而最后一个浙江籍状元则会是姓钟的考生。

开头的应验了,被浙江考生史大成抢了状元头衔的倒霉蛋名叫戴王纶。

收尾的也不落后,被浙江考生钟骏声抢掉状元机会的倒霉蛋,自然就是复读考生高心夔了。

一年以后,肃顺写人生总结的时候,如果知道这个梗,或许也能瞑目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