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渔夫的迷思
(2012-05-16 08:18:28)
“以人为本”说多了,有时易流为口号。有次在培训新进同仁的“寻宝营”中有人问:“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对此我引用公司《经营原则》中的一条来回答:“员工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价值。”这话听来可能有些拗口,姑且从一则最近网上流传的寓言谈起:
一个美国老板来到墨西哥度假,坐在海边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渔夫划着小船靠岸,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
美国人闲闲地问:“抓这些鱼要多少时间?”
渔夫边收网边回答:“要不了多少时间。”
美国人又问:“现在时间还早,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些鱼?”
渔夫回答:“这些鱼已经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老美又问:“那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渔夫说:“我呀?我每天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就这样啦!”
美国人不以为然地说:“我是哈佛的MBA,我倒是可以给你出个主意: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攒些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
渔夫问:“然后呢?”
“然后你就可以抓更多的鱼,再买更多渔船。这样积累下去,你就可以拥有一个船队。”
渔夫又问:“然后呢?”
美国人:“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鲔鱼罐头工厂。自行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营销。”
渔夫:“再然后呢?”
美国人:“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把你的家连企业总部都搬到纽约去。”
渔夫:“那然后呢?”
美国人:“然后你可以把股票上市,发大财啊!”
渔夫又问:“接下来呢?”
美国人说:“到那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喽!”
渔夫疑惑地说:“那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现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紧张,这篇寓言引起不少朋友的认同和转发,甚至兴起有些人“不如归去”之思:反正奋斗三十年,为的不就是幢海边别墅?那我何不早些退休,现在就到北海、烟台这些地方弄个房子过过多舒服。
我的朋辈多半才四十出头,真要去海边退隐,可能过不了一个月就受不了,又想回到滚滚红尘来了。倒是另有些在职场受挫,想干脆移民海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也不乏其人。
实际上,人生无可替代,寄托在子女身上如镜花水月。再说,工作中的挑战、压力、挫折、失败,也无一不是人生的明镜。记得当兵时曾有这样一段体会:
在台湾,每个健康的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当兵受训固然辛苦,受训完下部队工作又是另一种苦闷,因为军营生活毕竟不自由。有时大伙凑在一起会相互调侃着数馒头(军中早餐以馒头为主,算算还有几个馒头吃,就是还有几天退伍解脱)。
记得我是算到还有46个馒头时突然醒悟的。我们总认为当兵不自由,时间不是自己的,因而老盼着退伍,好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但实际上,军中的日子不还是属于自己的生命吗?时间的长河分秒不停,人的生命也同样奔流而过,“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要把时间切成“公家的”、“我的”,就像要把河流切成两段一样不切实际。当你在单位上班时,过的仍然是你自己的生命,那么,不论是做白日梦或是鬼混摸鱼,实际也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何异于慢性自杀?
人生的意义就是从不断的生活体验中去发现自己和改善自己,此所以孔子要盛赞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回想军中的种种磨炼,实际上是苦中有甘的难得体验。企业工作亦然,我们不断地迎接挑战、协调突破,也透过别人的眼光和事情的反馈来观察、发现、改善自己。这些都是完成自我人生的重要经历,工资或“三十年后的海边别墅”绝非唯一的目标。否则,本应是Eat
to live(吃饭是为了生存)就变成Live to eat(生存为了吃饭),那就可惜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也绝非只是发工资而赚取利润的场所--企业既是人的集合,一方面要靠“人”才能成就事业而存活,另一方面也成了“人”的载体,让人才有发挥贡献的舞台和空间。
许多人认为,企业累积财富之后要能回馈社会。这当然不错。但企业是否要等到赚大钱后才能谈社会责任呢?还没有积累到“足够”财富的企业是否就没有能力,也不必关心社会责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现代社会里,企业不但提供工资和福利,而且提供舞台让“人”发挥--现代人在企业中和同事相处的时间,有时甚至超过了家人;职业在现代人生命中所占的分量,也远超以往。可以说,企业是让绝大多数现代人“安身立命”的场所。
因此,企业应合理安排,让人才适得其所,得以全力发挥。如此,则企业成功的同时,也让大家共同成功,这才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圆满之道。换言之,与其宣扬“组织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如让“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长相结合”。而这个要点,早在两千年前就由孔子指出来了。事见《论语·雍也篇》末: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贡赚了不少钱,便问老师:假如广泛施舍,为大众作福利事业,这样可以算得上仁吧?)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回答:如果想要照顾到所有的人,就连尧舜这样的大圣人都做不到。真正的仁者,是要将自己的经验和别人分享,让别人也能领悟而自己站起来,同时透过帮助他人的过程,让自己也能超越。)
儒家强调“修己安人”,此为一例。现代企管界常说的“与其钓鱼给他吃,不如给他鱼竿”不正是孔子的微言大意吗?“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主旨,便是在承认每个人应有独立人格的前提下,怀着同理心来处理人际关系,把同仁的长才充分挖掘出来,这也正是现代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中庸云“道不远人”。诚然,只要静心努力,福地就在眼前,又何必向往墨西哥海边的渔村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