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佐人专心细听是老大尤眼镜的声音:"特大新闻!特大新闻!公社社员同志们:为迎接县领导视察公社钢铁厂,我厂一車间即将发射一颗钢铁卫星!让我们热烈欢呼!"接着是一連串的口号声,听不大清楚。
肖佐人决定去看看发卫星的場景,就对傅基云道:"我领了歺票,就来补交,我先去看发卫星。"
"反正是吃饭不要钱,冇(没)关系!"傅大师傅关切地说:"电打了不是好事,你歇一个礼拜好!"
肖佐人出了食堂,突然听到鼓乐声大作,"热烈欢迎上级领导莅临指导!祝上级领导身体健康!"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佐人在离一車间不远的地方站定,看到郎社长、何区委陪着几位县领导正在一座土高炉前观看,一个戴副黑眼镜的人手执一根十来米长的铁棍,用力捅开土高炉下面的出铁口,一股红红的铁水冲了出来,流进地上的沙范里,溅起无数红黄色的火花。

郎社长带头大鼓其掌,擂鼓手大擂其鼓,手执扩音器的黎干事大呼:"热烈欢呼华石人民公社钢铁厂成功发射第一颗钢铁卫星!"
听得郎社长十分亲切地道:"首长们辛苦了,先到公社歇歇,!"一行人离开一車间,去了原区公所。
肖佐人看到所有土高炉顶上都飘动烟雾,好傢伙,都开炉了;肖佐人心花怒放,竟忘了伤痛,沿土高炉看个究竟,发现其他土高炉都在烧拆屋运来的桁条、楼栿,不是木炭炼铁。
这也算炼铁么?肖佐人有点想不明白,竟觉得自己像跌进冰窖里,浑身冰凉,走路东倒西歪,不得不捡了根木棍拄着,好不容易找到了尤眼镜递上证明条子。
尤眼镜看了一眼道:"你回校去罢,要汪兰芳老师来!"
肖佐人揷直路囘阴家垅小学去,沿途看到一些老头带着妇女们仍在收割稻子,有的稻穗倒伏在水田里,己经发芽长出了绿色的秧秧;肖佐人心想:过去早就收完秋了,现在谷烂在田里不心痛,难道别的地方真的亩产过万斤么?
肖佐人慢吞吞地进了跃进小学,一些学生看见佐老师拄根赶狗棍,右手包了白纱布,觉得奇怪,围上来看,佐人笑道:"没别的,是电打伤了。"
潭城人把「凳」说成「电」,于是佐老师被人用「凳」打伤了一时传开,慧云、毛弟急忙来看哥哥,才知道不是凳打了,是触了电。
傅校长和老师们都劝佐人安心休息一个礼拜,可是佐人坐不住,主动为五年级上起语文课来。
这天,邮递员送来报纸,老师们惊奇地看到报的头版上一张照片,一个孩子稳如泰山地坐在稻穂上;这坵水稻亩产超过了十万斤,谁也不敢怀疑了。
立冬过后,天气变冷了,好在做父母的还是心痛孩子,早就送来许多旧印花布棉被,学生们都有集体主义觉悟,听从老师安排。
树人读中学早带去一床好被,玲云只带一床旧被,威人无被可带,有同学愿意他共盖被子;肖佐人有桂九娭毑的遗念被,本想带毛弟,慧云共盖,但规定学生要过集体生活,佐人不能犯纪律。
在老师的安排下,毛弟,慧云和全校学生都盖上了棉被,没有挨冻。
这天,汪兰芳老师从炼铁厂回来,带来公社文教组的紧急通知:各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要为发射亩产十万斤冬小麦卫星贡献土杂肥,并在本周星期曰上午十点送到冯家岭小麦卫星发射基地。
轻架鸟立即集合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布置收集土杂肥的仼务,这次指标比担沙下降十斤,要求马上囘家收集,带到学校来。
轻架鸟要肖佐人到新营食堂借来锣鼓,组成鼓乐队。
星期六七点早歺,八点出发:一面大红旗引导,锣鼓喧天,学生们挑着千脚泥,地皮土,背着老陈砖之类的土杂肥送往十里外的冯家岭。
肖佐人一边领奏锣鼓,一边举目四望,看到垅田里多了许多劳动力在抢收稻子,「轰隆轰隆」的扮禾(给稻穗脱粒)声此起彼伏。
经过炼铁厂,只看到无数面红旗迎风飘摆,土高炉都熄了火,没有几个人,冷冷冰冰;肖佐人心里明白一无木炭,二无矿石,用新旧锅铁发了几个卫星就仃工了。
"送到这里来!卫星基地在这里!"黎干事用个铁皮喇叭筒在喊;要知如何发射冬小麦高产卫星,请看下一回。
注:照片来自网上《大炼钢铁》,有不少,里面还有报道亩产过万斤的报纸照,博友可去看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