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风易俗的年代第二部第一回

(2024-09-09 20:49: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孤儿们的荒唐岁月

  第一回:老祠堂增添生力軍    新孤儿勇闯求知路

       公元一九五七年春天,肖佐人接受黑龙潭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任命,在肖氏宗祠里与肖方培一道创办了一个民办高小班。肖方培辞职后,由黎爱兰接着仼教,两个民办教师齐心合力,认真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肖佐人见两棵银杏树多年无人培土,其树根裸露,如同盘龙似的浮游,学生课余,在如遮天大伞的树荫下追逐嬉戏,踩踏裸露的树根,如是动员五年级学生来一次义务劳动,学生们带来工具,肖佐人和他们从山墈边担取黄土,把盘龙似的浮根培上厚厚一层黄土,还把多年没有修整的林间操埸修整一新,这些行动受到办在肖氏宗祠里的黑龙潭初小的廖先科、傅湘南、谷浩然,刘修平等公办教师的夸赞。
       在响应毛主席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的除四害运动中,学生们十分积极,按上头的规定,超额交老鼠尾巴和苍蝇、蚊子;只有麻雀不易捕捉,交来许多从雀窝里掏来的小蛋蛋,交到鹿洞学区,受到范小亮干事的表掦。
       肖佐人,黎爱兰跟公办教师同开伙食,轮班值厨,但米却是各人自己保管,每天早上各人将米淘好放进瓦缽里,由值厨老师蒸熟,吃饭时吃相同的菜,各吃各的饭;好在七、八毛一斤的猪肉,二、三毛一斤的野生鲑鱼,两分钱一个的鸡蛋,几分钱一斤的新鲜瓜菜容易买到;从族山里砍伐的十八棵大树的枝杈,做课桌的刨屑废料当烧柴,伙食办得不错。
       公办老师每人每天九两米,天天三三制(三两米一歺,一曰三歺)肖佐人和黎爱兰则由各自所在的高级社供口粮。
       一个星期天,肖佐人去领取粮食,亮耀叹道:"你不当粮管员,乱了规矩,好多户子超领,如今仓里己经没有多少谷了,稻子才圆脚作苞,又是五荒六月,我是急死了,不晓得会有返销粮下来不!"
       不久,农村再一次发生了粮荒,家家都是半饥半饱,好在人歇端午,天天窝在家里,等待新谷上埸。肖佐人每天只有六两米,定了三二制,毎歺二两;黎爱兰也一个样,她的丈夫是区委,可是每月也只有二十七斤供应,匀点给她,也没多少,好在毎月五元的补助略有剩余,就到供销社买来二毛五一斤的干萝卜丝,切成米粒大小混在米里蒸饭。
        谚云:「弹琴费手力,说话耗精神」,讲完一堂课常常唇干舌燥,精疲力尽,萝卜丝饭常让两个民办教师饥肠辘辘,下课之后就伏在办公桌上养精蓄锐,好上下一堂课。
       肖佐人的大弟树人考取潭城市第一中学,按规定寄宿生由囯家供应粮食,学杂费由育云和自己勤工俭学解决。威人读四高(第四高级小学)五年级,玲云读排脑完全小学六年级,毛弟、慧云就在黑龙潭读初级小学一年级,都是走读生,由高级社供粮,虽然半饥半饱,仍坚持天天上学。
       孤儿们早己学会自己做饭菜,但常常半生不熟,佐人在学校歺宿,也无能为力,只在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囘家,社里不出工时就挖土栽菜,搭建瓜棚豆架,给瓜菜施肥,至于扯草浇水,则由弟妹承担,力求多收获点瓜菜充饥。
       烧柴不足,肖佐人毎月也得进冲砍担烧柴,弟妹们则千方百计弄烧的,放学囘家,路上见到喜鹊含枝掉下的小树枝也捡囘家去当柴火。
       高级社准许社员砍柴、种菜、喂猪、喂鸡,粮食少一点,家家户户生活还比较安定,只要有钱,供销社里除了粮食,布匹南货副食都有供应,肉食站里也不时有猪肉可买,大家都争肥嫌瘦,用肥肉熬油,不吃红锅子。
       按片长龙大炮的规定,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都要在校歺宿,肖佐人发现黑龙潭小学的教师宿舍里有两套西式木器,心中明白一套是没收北满叔的,一套是没收金林的,却装作不知道,从不提及。
       肖佐人的宿舍里有一床一桌一凳和一把竹睡椅,大概是原有的校产。东九伯母去长沙后,留下蚊帐铺盖,后来只要走蚊帐,肖佐人家有了三床被子,他把祖母的遗念被带到学校用。黎老师住楼上,男女授受不亲,肖佐人没到过她的宿舍房里。
       肖佐人发现住的宿舍窗户上常常挂着一条条红色的小珠串串,这是什么珠子呢?请看下一回。

注:四害先有麻雀,后来因为麻雀吃粮食也吃害虫,去掉麻雀,改为臭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