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怒放的昙花第一二九章

(2024-08-30 21:25: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怒放的昙花

   第一二九章:无人供养只好吃挂面   为学文化开办民办班

  雪呆它是梅裁缝的大弟,身强力壮,与梅裁缝截然不同;只是头脑不太聪慧,只有蛮力气,人要他干什么他才晓得干什么,所以人称「雪呆它」,反不知其真名。
       梅裁缝和雪呆它,润四、才满爷等四兄弟化几年工夫开垦了虎形殿那一大窪土,作了两年旱粮作物,赚了些钱,梅裁缝讨了个老婆,讲明再赚了钱,就先帮雪呆它讨堂客,雪呆它信以为真,常常在人前吹牛皮:"明年我就会窖碓窾!"(方言:娶妻)
       谁知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水田、旱地全归集体,由社里生产,收入也归社员共有,润四、梅裁缝天天拿相当妇女劳力的六分工,雪呆它也比别的甲劳少两分工一天;梅裁缝兄弟眼看辛辛苦苦开出的旱地归了公,工分又比别人少,怨气冲天,润四一气之下上了吊。 
       凭工分吃饭,梅裁缝几兄弟只好分了家,各人独立门户,各分各的粮食,各自打个土砖灶,支个小铁锅弄饭吃。雪呆它做饭不里手,常常不是烧焦了,就是夹生饭,半饥半饱过日子。
       出工时,社员们又老开雪呆它的玩笑,问他几时窖碓窾!雪呆它一脸通红,支支吾吾,整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雪呆它学润四吊死在族山一棵苦栗树上,梅栽缝、才满爷只好连夜在麻子坪义山上挖了个坑,像埋润四一样用草蓆包卷埋了;淸理他的遗物,米缸里几粒残米,油盐罈里干干净净。
       这天,人们在田里一边挣工分,一边议论,肖佐人一声不吭,只是听着。
黎长阴阳怪气地道:"分田分地,昙花一现,如今土地证成了刮屁股纸,凭工分子吃饭,被侄皃子抢囘去享清福的万三长,楊端生出不了工,冇得谷分,也都吃了挂面(上了吊)。"
       肖佐人心里一惊:楊大公公死了,南一砌讯也不把一个,便对黎长道:"南一砌夫妻很看重他叔叔,楊大公公不会寻短见。"
      "我亲眼看见埋,听说楊端生不想连累侄儿子,偷偷上了吊,睏了副千年屋,万三长是埋的肉身子;各有什么稀奇,如今凭工分子多劳多得,不劳冇(没有)得,各些老鬼、病货子單身汉哪个供!好些都吃了挂面咧!"黎长的话引来一片叹气声。
       刀把一不大喜欢黎长,他挖苦道:"就你是百事通,都明白!"
       黎长笑道:"我又不是伪警察,哪个敢管我!少弄几分工,到处听新闻:万三长的侄媳妇开头多分了两亩田,两间瓦屋,伯伯伯伯喊的亲甜;去年入了社,田归了集体,万三长生病出不得工,媳妇就变了脸,开口闭口我喂条老狗守得门,死了还能吃,供了你各只老鬼冇得乱用!"
       "你莫造口孽,小心万三长侄媳妇找你麻烦!"木匠满如今也天天出农业工,他对黎长说:"楊大老倌侄媳妇贤惠出了名!"
       黎长却道:"屋里有才贤惠,冇(没有)米下锅谁能贤慧!如今莫说供伯伯叔叔,有些人連爷娘都不想供咧!老了出不得工,弄不到工分子只有吃挂面!"
       黎长的话,引来一片叹气之声,田垅里静了好一陣子;肖佐人心中想:这几年再没见过抬送瘫子,不知这些坐大摇窝的瘫子到哪里去了,他们連挂面都吃不得啊,佐人不敢想下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天公作美,风调雨顺,眼看满垅水稻吐穗掦花,到了青黄不接的五荒六月;许多社员断了粮,好在照发等几户中农家有陈谷,暗地里高价卖出来;无钱买的只好求亲拜友,可大都家无余粮,无力相帮。
       有人向上头反映有饥荒迹象,上头调查来调查去,终于来了点返销粮,救济那些几天揭不开锅的户子。
       肖佐人有姐姐支援,可有钱也只能买点高价黑市米,好在种了蔬菜,喂了鸡鸭,来一个瓜菜代,兄弟姐妹半饥半饱过了难关,迎来了新谷登埸。
      秋收一开始,上头指示:合作社要集中管粮,分月发放,防止吃了过头粮;在决定粮食保管员时,龙潭高级社社员一致提议要佐老师抓锁匙,由佐老师过秤,记账,他们信得过。
       肖佐人当起了义务管粮员,每月月底按掦名造的花名册上的数量开仓发放下个月的粮食;各家各户主粮都不足,好在菜地没收归集体,家家千方百计种瓜种菜,用瓜菜弥补,节约粮食,当年流传一首童谣:"日子过得甜又美,早上同转吹(喝热粥时的情状),中午红烧陪(炒菜很少油,吃红锅菜),晚上吃棒锤(红藷、芋头像棒锤)。
        这天,已经入了党,当上片文教干事的范小亮来到黑龙潭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找到社长肖亮耀,范小亮对亮耀道:"如今教育向工农开门,要让农民子弟多学习文化,全片集中在鹿洞书院办了个完全小学,招收高年级学生,可是初小毕业生太多,还有一部分上不了高小,你们肖氏宗祠适合办学,可以开办一个民办高小班,让这些没考上鹿洞完小的来读高小。"
       亮耀一听,极表赞同,因为自从刘满哈用草筒子记工的笑话出现之后,社员们都认识到如今出集体工没文化不行,社员们都希望初小毕业的子女能升高小,多读点书;可是许多都没有被鹿洞完小录取,只好仃学挣几分工,如今可以在家门口办个高小班,何乐不为!
       范小亮道:"一个民办高小班由你们自己请两个老师,招五十个学生,老师记一个甲劳的工分,每月由上头补助五块钱生活费,自带粮米与公办老师一起开伙食,一起办公,保证教学质量。"
       亮耀想了想道:"我看我们的佐老师可以算一个。"
       "是的,肖佐人评了多次优秀群师,我也认为合适。"范小亮道。
      "另一个,我们社里有个肖方培,也是地主出身,本来在外面搞土改工作队,不晓得什么原因开除囘来了,他文化底子足,行不行?"
       范小亮道:"只要不是地主分子都可以,反正是拿工分,能上课就行;我会要黑龙潭初级小学的公办老师作辅导,支持他们办好这个班。"
      "只是没有课桌椅呀!"亮耀道。
       范小亮笑道:"肖氏宗祠族山多的是树,你们社里有木匠满、长木匠,龙片长批准你们砍点树,边做边烤干,做五十把课桌椅和一块大黑板、两块小黑板、一张讲台。"
       亮耀听了,高兴地道:"这个我们马上动手,連夜加工,一天给木匠记一个二分工,办成这个黑龙潭民办高小班。"
       黑龙潭民办高小班办成了么?肖佐人当了民办教师么?请看下一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