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团队的王紫怡女士来微信说她的好友甘肃政法大学毕业的黄雨婷女士对吟诵古文很感兴趣,要拜访我,方便吗?我回复:方便。欢迎。
第二天上午10点半,王女士和她的好友黄雨婷女士准时到了。交谈中黄女士说她想学古文吟诵。
我说:”我是70多年前在潭中(湘潭市一中)读书时国文老师符石安教古文用吟诵示范,我学会了吟诵古文。可解放后我教了一辈子语文,不敢吟诵,只用朗读。我弟弟50年代初在湘潭市一中读初中、高中,语文老师也不吟诵。我估计潭中吟诵在湘潭市一中已经失传了。“
王女士说:"首都师大就是在抢救古文吟诵,您传承了潭中符老师的,现在黄雨婷想拜您为师,学会吟诵,传承潭中吟诵。“
我笑道:”拜师不敢当,我在潭中读书时,符老师吟诵过【为学】、【芋老人传】、【卖柑者言】、【捕蛇者说】等十几篇古文,70多年了我还有印象,但几十年朗读的影响,可能没有符老师吟诵的风采了。“
黄雨婷笑道:”我在紫怡的录音里听过您吟诵古文,与我听过的朗读不同,请您吟诵几篇,我跟着一句一句吟诵好吗?“我说:"这些文章我怕记不全了。”
王女士马上从手机上找到【为学】,我只好凭记忆吟诵,小黄认真地一句一句学。
王女士录下视屏,她们以后就可利用视屏的录音自学了。
我看小黄真心实意学,也可能她会当语文教师,把吟诵传承下去,于是我带她一句一句吟诵,直到老伴做好午饭,留她们吃饭才停止。
我想70多年前潭中的符石安老师把吟诵传给50班学生,这个班最小的学生是我也88岁了,健在的可能没几个了。我把吟诵传给黄雨婷女士,她算第三代,潭中吟诵有了传承人,这也算为抢救中华吟诵尽了一份力了吧。
下面前三张照片是我老伴拍的,中间是黄雨婷女士。第四张是王紫怡女士发给我的【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这部书的照片,全套21卷,看来国家在抢救吟诵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愿古文吟诵能普及到语文教学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