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九娭毑娘家姓徐,是华石徐家庄人氏;她父亲饱读诗书,是个秀才,却未能考取功名,后来以教授私塾为生,尤好种植,栽下各种果树数百株,其中有几株广桔。农谚云:"摇篮栽桔,拄杖栽桃。"桃树只有三年龄即开花结果,耄耋老人栽下桃树,也能吃到桃子;可是桔树要生长几十年后才会开花结果,桂九娭毑未出阁时看到父亲栽桔,儿孙满堂时,父亲年年送桔来;父亲仙逝后,老弟仍送不辍。
这广桔久收不坏,黄澄澄清香扑鼻,到寒冬腊月,吃起来甜酸适口,唇齿留香;桂九娭毑要收到除夕之夜,才给子孙尝;她子孙众多,儿子媳妇一人一个由她给,自然是个大的,孙子们则按年龄大小自己到袋子里去摸,不许眼观大小,只凭手气。
桂九娭毑知书达理,她告诉孙子们要学孔融,所以由年龄最小的先摸;小毛最小,可是她还不会摸,就由北满婶代,北满婶倒不在乎大小,伸手进袋拿出一个,放到小毛手里。
房里细伢子陆续摸到一个,互相比来比去,似乎大小都差不多;轮到维人摸,他是最后一个,摸了半天终于比出一个大的,他高兴极了;细伢子都露出羡慕的神色,眼睛睁得大大的去瞧。
桂九娭毑一边扎紧还有一些广桔的航空袋,一边道:"还有育妹子凯妹子教书冇(没)回,峙南峙北峙西一家共十二个,我都留给他们。"
"噹!......”横堂屋的自鸣钟响了十二下,子时到了,桂九娭毑从铜纽扣的大胸前衣里掏出一叠红纸包封,细伢子睁大眼睛望着,个个喜眉笑脸。
“
南嫂!”桂九娭毑喊道,南七娘子忙应道:“吔!”放下会云走上前向桂九娭毑作了个揖道:“给您拜个早年,祝您福寿康宁!”桂九娭毑递给一个红包道:“这一年你辛苦了!”南七娘子接过红包道:“我是应该的!”
“北嫂!”北满婶抱着小毛走上前,桂九娭毑把一大一小两个红包放到小毛身上道;“你也累了一年了!小的是毛妹子的!”北满婶点头道:“您好好保重。”
然后从维人起,按序给祖母拜一拜,领取压岁钱;每个细伢子一手拿着金黄喷香的广桔,放在鼻子下闻闻,一手拿一个鲜红的压岁钱包,放进棉袄的里袋内,个个笑逐颜开,十分高兴。
桂九娭毑最后拿出一封两千响的鞭炮,一根香交给维人道:“由你和佐伢子明早开财门,放炮竹。”维人接过,把香给了佐人;然后端盏桐油灯,到横堂屋给自鸣钟上紧发条,自东九爷有病,就交待维人管这件事。
南七娘子用夹钳把红红的木炭塞进红灰里,夹些黑灰掩上,对佐人道:“你可以在炭火里点燃香去放炮竹,小心些莫炸着。”
佐人道:“您放心,我晓得注意。”
”好了,你们都囘房去歇着罢。“桂九娭毑起了身,帮她暖脚的筱云上了床,其余的陆续离开。
肖佐人经过北满婶房门时,听见北满婶在嘀咕:”几张刮屁股纸,压么子岁啰!“
佐人摸出红包,拆开借着门缝里透出的桐油灯光照着细看,明明是一张崭新的金圆券,怎么会是刮屁股纸呢?要知原因,请看下文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