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碎片化时代的知识管理,你做对了吗?

(2017-07-03 12:52:31)
标签:

知识管理

知识分类

高效阅读

碎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碎片化时代的知识管理,你做对了吗?

以前我阅读碎片化文章,一拍即合就收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我很少阅读碎片化文章,只看一些主题:

  • 传递观点的,留言表自己观点,就结束了。
  • 传递信息的,看了知道了,决定参与与否,就结束了。
  • 传递知识的,能够看完的,偶尔收藏一下。

我自己总结,看碎片化文章,就是碎片时间里的打发时间,没多大用处。

但今天听了赵周老师的课——碎片化知识的管理方法,醍醐灌顶。
(其实我是奔着知识管理方法去的,没什么碎片化知识需要管理。)

  • 碎片化文章就像武功秘籍,看完后,得要做点什么,才能有用。

欲练此功,必先知晓知识管理的两个类别以及自己的需求:

  • 学院派知识管理:收藏很多文档,分门别类——需求:写论文,做研究。
  • 实践派知识管理:联系经验,加工梳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需求:提升能力,解决问题。

我们可能都在往学院派知识管理的路子上激流勇进,只为某天写文章时能用上。可是你多久写一篇文章呢?你懂的,其实用处不大。

而且我相信,绝大部分人是希望践行实践派知识管理的,希望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只是少点勇气,少点有用的努力,对自己下不了狠。

实践派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说来简单,但做起来,也需要努力。
几个步骤:

  1. 打开一篇文章,看完。——SO EASY。
  2. 分析信息:它的前因后果。
    碎片化大多为信息,而非知识。因此它简单粗暴,噼里啪啦告诉你观点。
    通过提问找出此观点的来龙去脉:
    • 这件事对我重要吗?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 作者是怎么论证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 如果我这样去做,会有什么好处吗?
    • 我不这么做有什么后果,有多严重?
    • 通过提问,发散思维,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去找找其他资料。
      ——NOT EASY,贵在坚持。
  3. 想想文章观点的适用边界。
    • 有没有相反的观点?
    • 要做到,有没有条件?(考虑成本收益,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不能用?
    • 以前有没有类似的信息?他们怎么看?
    • 类似或相反的信息,和这个信息有本质区别吗?
      ——NOT EASY,更难一点。
  4. 用便签—A1记录:写下自己相关的经验。
    想想自己有没有相关的经验,并写在便签上。
    ——EASY,从自身经历中提取素材,内化的过程。

  5. 用便签—A2记录:规划自己的相关运用。
    想想文章里的内容,可以转化为行动吗?
    ————NOT DIFFICULT,难点在于真的行动。

  6. 构建体系:

    • 将A1和A2的便签进行归类。
    • 可贴在冰箱上,或白板上,或拍照上传到有道云,归类至不同的主题。
    • 这样做,可以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连接起来,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EASY,归类是我挺爱做的事儿。

这几个步骤下来,我所理解的是:勤于思考过去和未来,输出自己的内容,整理自己写的文档,由此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想想也是,总在思考怎么整理他人写的文章,总在苦恼怎么归类别人写的内容,总在纠结怎么搭建一个丰满的空中楼阁,是不是有点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