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我们今天从六个方面来讲述幸福:
1.幸福的土壤:仁爱之心
2.幸福的根:幸福深度
3.幸福的肥料:幸福催化剂
4.幸福的阳光:内在的力量
5.幸福的成长:心灵的智慧
6.享受幸福的花朵:淡定从容
幸福的土壤:仁爱之心
自助且助人
如果帮助别人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意义,就能促使我们继续去帮助他人,这样的循环很好。
切忌:千万不要牺牲自己去帮助他人。
练习:仁爱的冥想
让自己进入一个平静的状态,回想你曾经善待他人的经历,以及产生的成就感。用心灵的眼睛,对视那个人感激的目光,认真地体会那种感受,并让它具体化。
当你再次在心里看到对方并体会自己当时的感受时,试着消除心中自助和助人的界限。
现在想象一件未来的事,比如和朋友分享快乐、给爱人买花、给孩子读书,或捐助你所信任的团体。体会在每次经历中你所能感受到的深度幸福感。
幸福的根:幸福深度
幸福的深度,是指我们内心深处基本的幸福感。
幸福的深度越深,维持幸福感的时间越长。
善用时间,不断地品味生活,用行动来提升幸福感。
练习:欣赏式探寻
有意识地认可有价值的东西,并且提升它的价值。
可以自己完成这个练习,最好是和同伴或一个小组完成。
和他人一起做的时候,大家轮流发言,说说什么曾使你感觉幸福——它可以是一顿美食,和家人相聚的时刻,工作中的某个项目或是你去听的一场演唱会。
仔细地阐述,是事情本身还是你在其中和他人的共同经历让你感到幸福?是因为它带给了你挑战性,还是你看到了什么神奇的事情?
最后,请自问怎样才能用你所学到的东西(你个人的经历与他人的经历)启示你的未来?
写下一个可以让你更幸福的承诺,然后与他人一起分享。
幸福的肥料:幸福催化剂
找到生活中的小幸福。
反思: 你的“幸福催化剂”是什么?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让你感觉焕然一新,并且带给你意义与快乐?
以最低成本和最小风险,培养一些小习惯。
练习:放大幸福
按星期列一张“幸福催化剂”的单子,然后按照上面的计划去做。
它可以包括一些日常的安排(和家人或朋友相聚、阅读等),以及一些有新鲜感、可能带来改变的活动(比如去学校当义工),然后看看这些事情能不能成为你改变生命的动力。
此外,最好能把这些活动养成习惯。
幸福的阳光:内在的力量
内在的力量需要我们拥有全然接纳幸福的心态。
不害怕失去,不害怕不够资格,不害怕损害他人的幸福。
练习:跨越幸福的障碍
以下是一些未完成的句子,用来帮助你超越有可能阻碍你获得幸福的障碍:
妨碍我追求幸福的东西是……
如果我拒绝依照别人的价值观去生活……
如果我成功了……
如果我允许自己快乐……
当我对自己感到满意时……
持续地做以上和之前的句子填写练习,可以在洞察力和态度改变上带给你惊人的效果。
幸福的成长:心灵的智慧
我们在年轻时就已有很多的人生智慧,但是会选择忽略或者无视它。
不要等到年老了再懊悔没有珍惜青春。
不要使用“等到...我就...”的句式,难道现在不能直接“我就...”吗?
因此,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反思自己,让心灵成长。
反思: 是否发生过一些事使你改变了你的生活?你是否按照自己的洞察力或是知识来应对的呢?
练习:内在智者的建议
想象一下你已经110岁,给自己5分钟时间,告诉自己(写出来也可以)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的幸福。
把答案写下来,然后尽可能地将这些想法付诸行动。打个比方,如果你希望自己变老后要和家人多多相处,那就从现在起,给自己多安排一些和家人一起活动的事情。
经常做这个练习,看一看自己所写的,随时增添,然后反馈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按照那个“智者”所建议的去做了。
享受幸福的花朵:淡定从容
简化生活,让自己减速。
这代表捍卫我们的时间,学会说“不”。
减少自己要做的事情,有更充裕的时间专注于更少的事情,事半功倍。
练习:“人生地图”。
如果你没有做过之前的练习或是早就做完了,就写下你在过去一两周里做的事。
回顾自己的人生地图,然后回答以下的问题:
我可以简化哪部分?我可以放弃什么?我是否花了太多时间上网或是看电视?我是否可以减少工作中的会议,或是缩短开会的时间?我是否对一些可以说“不”的事情说了“好”?制订计划以减少过多的忙碌。
另外,在那些带给你意义和快乐的事情上,倾注你最大的注意力和努力,比如和家人相处,致力于某个工作任务、园艺、冥想、看电影,等等。
以上是帮助我们成长为一棵幸福树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请牢记“幸福至上”的原则。也就是说时刻认准你的幸福终极目标,不要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