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时间管理 | 分类: 时间管理 | 
1.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10小时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看到这里,不禁两眼发光,拍案而起,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永远只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累了就休息,困了就睡觉,工作类型劳逸结合。
而要达到这5大理想状态,就需要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
* 培养精确感知时间能力:
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盘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具体方法:在看时间之前,先自己预估下几点,再看下时间。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来建立对时间的感知力。
* 记录时间和复盘方法:
每天进行时间花销记录,包括时间,事件,花销。每天睡觉前浏览下记录,是否有可改进的部分。
每月月底1.5-3小时进行统计,1小时制定下个月的计划。
每年年度总结,甚至制定5年计划。
* 记录工具:
苹果手机可以用iTimelog2。
自动记录时间:苹果手机-设置-电池,可以看到各APP使用时间记录。
* 高效利用时间:
1.利用生活下脚料,各种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我们将碎片时间进行规划,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各自可以做的事情。比如5分钟可以听音频,看短视频,看订阅号,处理各种杂事。
2.高效利用长时间。比如1-3个小时要专注于某事,就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休息5分钟,循环。对于阅读特别有帮助。
* 得到更好的成长:
压力越大的时候,越要安排出时间来休闲娱乐。
* 挖掘超越自我的可能:
“要让知识和经验产生链接,也就是学以致用,最好保持输入和输出的平衡,但不是绝对的相等,输出要更多一些。”
放弃那些投入产出比少的事情。比如看新闻,看完也不会有什么产出。
* 追求大量产出:
柳比歇夫一生写了无数的信,也为他节约了很多的时间,他经常把书信的内容直接搬进著作中,或者从中找到文章的题目。通过写信,他与社会交流、探讨。
我们要求自己不断地产出,看文章要留言,看了书要做笔记分享,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反馈。
* 那么,到底一天花多少时间在重要的事情上,才算合理利用时间?才能最终成功?
像柳比歇夫这样的牛人,一天有效工作的时间也不超过5个小时。平常人如果每天达到2个小时在做有价值的事情上,坚持下去,就比过大部分有天赋的牛人。
是不是觉得也不是那么难?关键在于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每天5小时。所以,我们要慢慢来,时间会看到的。
* 最后,这是最重要的概念:
时间不是个物理概念,不是时针的转动,而像是个道德概念。
柳比歇夫对时间十分虔敬,同时又体贴入微,他认为时间对人们如何使用它并不是无所谓的。
他坚信,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荣心上。在他看来,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
因此,珍惜时间,注重实效,你也将拥有奇特的一生。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