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女性成长 |
今天翻译了卡夫卡的相关文章,卡夫卡对爱的定义是:爱是耐心和宽容。我觉得还是很准确的,耐心和宽容,是两性关系长久的关键。
回想刚结婚生活在一起的那段时间,易怒,质疑,悲伤等等感情错综复杂,生活上、行为上、意识上的两人差异带来了很多不良情绪。
直到看到第一本两性相处的启蒙书《女人来自金星,男人来自火星》,才发现,原来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非常巨大。
现在对于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差异,我认为除了都是人之外,可能没有完全的共同点。这个观念也让我在处理差异的时候理性。
一直说,相爱容易相处难。当你与相处几十年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且你的生活习惯都是由他们塑造,在几十年后都仍然会有矛盾出现,你怎么要求一个凭空出现的人,在双方行为模式,思考方式都基本固定的情况下还能各方面融洽呢?如果能,那真是太幸运了。
当刚开始相处的时候,很多琐碎事情经常让我闷闷不乐。
比如说,伴侣不会顺手清理卫生、扔垃圾、烧水等等。现在知道其实不是顺手不顺手的问题,而是伴侣根本没有看见这些,脑子里根本没有这种意识,所以也不是他不负责任,也不是他不在乎,只是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去关注,也不可能去做了。
当时我认为顺手做这些事情是常识。
后来我认识到我认为的常识人家如果根本没有听说过,所以更不会把它认为是常识。好比你吃过猪肉,你没见过猪跑,你要去想象猪跑的姿势,然后跟一个见过猪跑的人讨论这个姿势,人家会觉得很你外星来的,这是常识,这都不懂。但其实很正常,每个人的认知范围都是有限的。常识本来也没有任何定论,你不能认为你的常识范围就是常识的定义范围。
再比如说,下班我会经常找伴侣聊天,而伴侣喜欢玩游戏。这也是《女人来自金星,男人来自火星》提到的,下班后在家里,每个人都想好好放松一下,但是男人和女人认可的放松方式是不同的,男人喜欢游戏;而女人喜欢倾诉。这类情况进行换位思考可能比较有效,但是也不是一直有用,因为以你的认知去揣测男人行为背后的逻辑,也需要对男人行为及心理有些了解,阅读或许是增加对男性了解的有效途径。
那当矛盾出现时,如何处理呢?
卡夫卡说,不要试图去避免,正视这些生活琐事中的冲突,由它们去发展,不要去限制,我们要站在一边去观察。
就是观察自己的情绪,不要去压抑,而是去引导,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自己的感受。不要觉得自己会有这种感受而自责,觉得自己不够宽容,觉得对方有什么问题,甚至觉得对方是对自己有什么不满,不够爱自己什么的。而是在有不满情绪的当下立即阻止自己胡思乱想,而是跳出当局者,试着想,“我现在好像很生气”,“原来我有这样的情绪啊”,“我怎么有这样的情绪呢?”然后可以试图去分析,通过理性的自问自答转移感性冲动的力量。
但是,如果要想尽量减少生活的矛盾冲突,我觉得在挑选伴侣上就要进行更多的考虑和选择,特别对于双方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认知、三观上是否合适。谈话投机,外表身高满意是不够的,三观上的彼此认同是最低的标准。不要觉得太条条框框,太功利,因为生活虽然是由爱构成,但不仅仅是爱,还有各种柴米油盐酱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