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笔记(一)
(2017-02-05 14:14:18)分类: 读书笔记 |
最近在“得到”听了《无为》这本书精简版的音频,无为是庄子的思想,但这本书是一位外国人写的,写下了关于他对于“无为”的理解。
英文理解:
“trying not to try”
中文理解:
无为并非是不作为,而是一个个人状态。
就是无意识地进行高难度的、需要刻意训练才能完成的行为,并且做的非常自然,感觉毫不费力。
比如:NBA球星打球打顺手了,怎么投怎么中;钢琴手随手一弹就是一曲;庄子说的“庖丁解牛”...
无为和熟练还不一样,境界更高一些。比如像小朋友弹钢琴,弹得非常熟练,但是只是把这个曲子弹“对”,而没有做到弹“好”。
书中说人的思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
系统1:快速的、自动的、不需要主观努力的系统;也称“冷认知”;比如行走、吃饭等日常动作。
系统2:慢速的、刻意的、需要费力的系统;也称“热认知”;比如安排、规划等。
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
首先请你按照顺序读出下面这五个词:
红色,绿色,绿色,红色,绿色
你肯定读得很熟练。
然后再按照字的颜色读出下面这五个词:
红色,绿色,绿色,红色,绿色
你肯定有稍微停顿下。因为你刻意了一下。
这个实验在心理学上非常有名,有了七八十年的历史,叫做“斯特鲁普任务”。刚才的小停顿,叫做“认知控制”。当热认知自动运行不能完成任务,冷认知出手进行了控制。
人脑中有个两个区域负责认知控制。
第一个区域:“前扣带皮层(ACC)”,监控局面的作用。应对“热认知”。
第二个区域:“侧前叶皮层(Lateral
PFC)”,大脑中的决策系统,会给大脑的各个部分下命令处理异常情况。对应“冷认知”。
当你看到第一个绿色的“红色”时,ACC向Lateral
PFC报警,Lateral
PFC对照游戏规则,让视觉系统忽略这个词的意思,而关注这个词的颜色,并命令你的文字处理系统闭嘴,不要按照字面意思去发音。
总结:
“刻意”就是ACC和Lateral PFC同时打开,主要由Lateral
PFC来完成。
“熟练”就是ACC和Lateral
PFC同时关闭,主要由快速的ACC来完成。
那么“无为”呢?
本书作者介绍了一个实验:科学家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一位爵士乐钢琴家的大脑,当他演奏他熟悉的曲子时,出现了即兴发挥,进入了“无为”的状态。
扫描发现,这时候他的Lateral
PFC是关闭的,但是他的ACC是增强的。
所以无为的大脑状态就是意识放开了身体,让身体自发地、非常自然地去做一件事,同时,意识又保持了高度的敏锐。
“无为”的状态非常美妙,是不是很想体验?但是“natrual
doesn't come naturally”,必先苦其心志,经过“刻意”、“熟练”这两个状态,才有机会达到“无为”。
前一篇:斯坦福商学院录取的四种人
后一篇:《太空旅客》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