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避免套牢吗?
(2012-05-01 20:22:23)
标签:
财经套牢杂谈 |
分类: 股市 |
2010年和2011年我只买过两只股票:安琪酵母和贵州茅台。
安琪酵母情况比较严重,在套牢20%之后,我意识到估值依然不低,被迫割肉走人。
后来在210元买入贵州茅台,当时茅台团购价已经上调了200元,按照惯例,出厂价也将随之上调,我就在这个时点进场的。当然随后发改委约谈不让涨价,市场舆论推波助澜,茅台暂时打消了上调出厂价的打算。我被套长达半年之久,最大幅度超过10%,只到最近才解套。
问题是:能避免套牢吗?
有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安琪酵母,当时买入的时候我给了一个很高的估值,在年初(甚至上年底),就给出了第二年30倍市盈率的估值,而且给EPS一个乐观的预期,安琪2011年实际EPS远低于当时的预期。我在买入的时候也感觉估值有些高,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公司会达到我的预期而已,只要稍微慎重一些,就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买入茅台的情况就不好说了。如果提价预期实现,茅台业绩预期也会相应提高,可能不会套牢我,至少只会浅套而已。可我怎么能确定性地知道茅台会不会提价呢?下一次我再遇到这样的时机,我依然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好的买点。
这其实是个提价的“确定性”问题。“确定性”与“黑天鹅”总是相伴的。被投资者看好的一些消费类公司都出现过“黑天鹅”事件,比如李宁销量的大幅下滑,味千拉面事件等。
总的说来,虽然都是一些不确定性,但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前面的问题(茅台提价时点的问题)是小问题,长远看不影响企业价值;而后者确是大问题,大多数经历过类似事件公司的都会从高增长到急刹车,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所以有人说:对公司的定性分析的重要性,要远超过买入时点的选择。
股票价格的波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我的自身经历来看,把握精确买点是一件完不成的任务,不要对自己过于苛求。即使抄底成功,也说不准是水平高,还是运气好而已。
按照我的智力水平,能避免高价买入伪高成长公司就阿弥陀佛了,套牢是个次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