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驽钝
驽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765
  • 关注人气:1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8-11-25 09:31)
分类: 经济
感恩节期间,我与兄长一家团聚。我们无意中提到希尔斯破产,兄长唏嘘不止:希尔斯曾是美国中产阶级最喜欢去的商店,兄长也十分喜欢去这个店购物,而如今竟然走到这个地步。兄长还说:三十年前,美国中产是不屑于去沃尔玛购物的,觉得有失身份,只有穷人才去沃尔玛,今天的沃尔玛却打败了若干定位中端的超市和杂货店。

回到国内,这几天高层纷纷喊话支持民企,从“理直气壮做大国企”到“不择手段”支持民企,似乎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是离不开房地产和基建投资,而是离不开强有力的制造业。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在于完整的产业链、廉价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完善的基础设施,面临的劣势是不断上升的成本和政策的摇摆不定。虽然这几年关于制造业从中国撤离的消息不断,但从目前来看,还很难有其他有实力的国家同中国竞争。但我们焦虑什么呢?

二战之后的美国曾经站在世界之巅,当时的美国人肯定想不到美国已经开始从山顶上向下走了;八十年代的美国,战胜了经济滞胀,最大的对手苏联垮台,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但美国人不会想打三十年后的美国会债台高筑,成为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
本人的投资水平很是一般,但我也算是见多识广,经历过多个熊市了。遇到熊市的时候,相对于大V们的坦然处之,我还是有些紧张。

一是不敢买。大约在几个月前,市场情绪还比较乐观的时候,我就开始担心股市了,清仓恒大之后,我选择了一大堆低估值的小股票,比较分散,维持着七成多的仓位,但这并不妨碍我今年的亏损从3%上升到7%,而且没有触底的迹象。一轮熊市下来,几乎所有的股票都要跌,唯一的不同是:早跌,还是晚跌;扒一层皮,还是几层扒皮。如果仓位较重,市值损失巨大,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是挺不住的。记得去年我满仓融创的时候遇到大跌,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不敢卖。这么多年来,我只记得一次逃顶,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天,上证跳空高开40余点,成交量大增,市场活跃,但全天指数几乎是横盘在开盘的位置上,我感到有大资金出逃,在收盘前清仓。还有一次个股卖在高点,当时我中了几千股中石油,开盘十五分钟内全部清仓。但在熊市中我选择卖点的水平都比较差,比如一只股票从20元跌到10元,当股票跌到13、14元的时候,我会恐慌性割肉出局,随后股价还会惯性下跌到10元。但是当我感觉到安全,想买回来的时
(2018-06-12 08:12)
分类: 股市
这几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加拿大举行的G7会议。 G7会议第一次传出了如此不和谐的声音,没有发表七国统一签署的会议声明,会议最大的分歧还是关于贸易方面,丝毫没有缓和美国和其他六国的分歧。

七国间的贸易战表面上分为贸易保护主义的美国和支持自由贸易的其他六国两方,双方针锋相对,但其实所有七国的指导思想竟然是完全一样的:提高或维持本国的高进口关税。美国目前的平均关税水平最低,并有巨额贸易逆差,因此要求其主要贸易国降低进口关税。而其他六国企图维持高于美国的关税水平,维持目前的贸易顺差。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贸易逆差方觉得自己吃了亏,要求对方降低关税;而既得利益方并不愿意舍弃已经到手的利益。

当国人还在欣赏大洋彼岸的非常6+1的时候,别忘了中国离贸易战的硝烟并不远,大家要特别关注六月十五白宫声明。我认为近日中美爆发贸易战的概率极高,除非中国做出巨大让步,但我认为不大可能,想想中国在中兴公司方面做出了多大让步。

如果六月十五日美国宣布提高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这对资本市场肯定会有不利的影响,大家应当小心。
(2018-02-05 11:58)
分类: 股市
本人号称“驽钝”,绝对没有自谦的意思,的确是比较驽钝。

上周五美股大跌,我也多少有点紧张,担心自己投机不成。思来想去,今天在34.8-35.2港币出掉融创,在25.15-25.5港币区间满仓恒大。

如果坚定看好地产,应该买融创,融创的杠杆是远高于恒大的,我今天的操作是给自己降杠杆了,恒大的股息也很可观,持有收息也挺不错。

其实自己的操作挺烂的,融创给了好几次39港币只上卖出的机会,我都没有抓住。这几天恒大因为发转债被做空,我觉得是个买入的机会。

我也觉得满仓挺冒险的,但还是改不了,太贪心了。
(2017-12-30 10:52)
分类: 股市
我是从1994年开始接触股票的,算起来已经有23年了。有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该懂的道理,我应该早就懂了,依旧悟不了的,时间再长也没有用。

今年前三个季度,我还是遵循自己“股息+成长”的策略,持有置富和领展。慢慢地我发现置富变得越来越平庸了,领展倒是进取,但股息率已经下滑到4%以下了。按照我的持仓经验:置富股息率高,但持有领展的收益远高于置富。这几年来,我越来越有种感觉:股息率高的股票长期持有收益率都不理想,看似便宜,但其实市场并没有给出错误定价。相反,很多股票看起来贵,但长远来看其实很便宜。我怎么能满足多年来每年5%左右的收益率呢?这明明就是理财收益率嘛,但买银行理财是不需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和脑细胞的。

从下半年开始,我就开始向“低估+成长”策略转变,主要是买入融创。现在回想起来,大约在一年前,我就关注到内房股,但本人对国内日益高涨的房地产很反感,导致我失去了绝好的介入机会。我大约只持有了不到四个月的融创,只是吃到了鱼尾巴。

为了分散风险,我还买了一部分阳光纸业,买入不久就大涨,最高账面收益超过50%,不过随
(2017-12-14 11:41)
分类: 股市
记得2012年的时候,我抛掉茅台,雄心勃勃得踏入香港市场,当时感觉遍地都是低估的小市值股票,给自己定下了“股息+成长”的选股策略,通俗一点就是:选择高股息率并略有成长性的股票长期持有。

几年下来,我的投资成绩远低于我当时的估计,我选的股票的确是便宜,但毫无成长性,我的投资策略更像是烟蒂股投资,投资收益基本等同于买银行理财。2016年我想略微买点成长股,结果就套在复星上了,最后割肉出局,几乎卖在最低点。对于我这个中年人来说,保守一点也是对的,但我是太过于保守了。从市场上看,收息股一般跑输成长股,比如置富就远跑输领展,尽管前者的股息率远高于后者。

痛定思痛,在我思考了半年之后,我决定改变以后的投资策略,选股重点放在成长性上,其次考虑低估,股息率是最后才考虑的目标。
(2017-11-23 06:19)
分类: 股市
九月初的时候,我重仓融创,为了分散风险,我买了约1/3仓位的阳光纸业02002。随后赶上了纸价大涨,阳光股价股价不甘示弱,最高时账面收益超过70%。

但后来股价转跌,我并不着急,感觉继续持有的理由还在:
1、估值不高,个位数的市盈率;
2、由于环保措施严厉,关闭了不少产能,长远利好有规模的厂家;
3、公司是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有一定成长性。

后来股价又跌破了2.5港币的净资产价格,我觉得应该差不多了,因为市值已经低于重置成本了,但没有料到,股价一直跌破两港币,到了我设置的止损位。昨天开盘前,按照前天的走势,估计会跌破两元,但股指大涨,纸业板块大幅反弹,我还是按照计划彻底清仓,损失了2%,卖出的资金在38.6港币附近全部买入融创。如果我当时不买阳光,而是买融创,目前至少盈利50%。

其实当时买入阳光,我的决定并没有犯错误,我的错误在于:但股价大涨的时候,我头脑发热,过于贪婪。对于小市值的公司,应该在低估的时候买入,在疯狂的时候果断离场。因为小市值的公司流动性不好,容易形成单边市,低估是对于流动性不好的补偿
(2017-09-05 10:28)
分类: 股市
上次说到买了一些融创,随后融创涨到21港币多,又回调到17港币附近,自己的信心也略显不足,没有抓住机会加码买入,而是反弹之后才又追涨,陆续在20、21、22、23附近加码。目前已经先后清仓了置富和领汇,融创持仓占到近七成多,剩下三成多的是阳光纸业。
(2017-07-17 10:31)
分类: 股市
       这几天出掉一半的置富,用这部分钱买入融创中国。目前持仓三只股票:领展、置富和融创中国。融创中国近来消息满天飞,我本是一个不喜欢热闹的人,现在在近17元的价位买入,的确算是追星了。

       到今年年中的时候,我的港股持仓收益率为14%,算是跑输大盘。尽管我不怎么操作,但还是很关心市场的,看到年初很多人推荐的股票高飞猛进,今日我一直再反思自己。最后的结论是:我的理念过于保守了,风格像是七十多岁的人。所以对自己的持仓做出调整:三分之一的仓位可以激进些,剩下的三分之二持仓考虑股息和成长性。
分类: 股市
       2012年的时候,我卖出茅台,投资港股,当时信心十足,自认为港股投资肯定会跑赢茅台。后来我还逃过了塑化剂风波,有些得意。但现在,我已经认输了。

       按照茅台昨天454元的收盘价计算,中间送过股、派过息,粗算下来至少盈利120%,而我的港股收益还不到50%。我低估了中国富裕阶层对高端品牌的不懈追求,高估了自己对择股的把握能力,我对自己的五年赌约算是惨败。

       我赌输了并不意味着港股中缺乏机会,而是自己的投资思路有些问题。港股中也有很多的投资机会,比如困境反转型、或是资产低估型都有暴富的机会,而我的股息收入型虽是稳健,但进取不足。无数事实一再证明:一旦失去成长性,股价就会表现很差。比如重仓持有的置富产业表现就差于领展。

       我目前的情况是:每年需要拿出派息收入的一半维持家用,剩下的一半可以继续投资。从我的实际情况看,已经经不起大的折腾了,后面还要继续小心翼翼,看重股息收益仍然是我的主要指导思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