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育和教书的区别
(2014-06-23 01:14:52)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育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过河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深坑里,他不会游泳,只好在河里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呼救。这时,一个人在河边钓鱼,听到呼喊后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收起钓鱼竿,自顾自地走了。幸亏苏格拉底的学生及时赶到,才救了他一条命,他们纷纷谴责那个见死不救、道德低下的钓鱼人。不久后的一天,那个钓鱼的人蹚水过河,一不小心也掉进了深坑里,这个人同样不会游泳,也只好在河里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呼救。这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正好在河边散步,听到呼救就奔过去,用竹竿把那个人救了上来,等看清那个人的面孔,学生们都非常后悔地说:“早知道落水的是他,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救他的!”苏格拉底平静地说:“不,救他,正是我和他的区别。”
救与不救,是哲学家与普通人的区别。
其实,教育中的很多事情也颇似苏格拉底的故事。
一个老师教课特别认真,偏偏学生不领情。每一次,只要是他上课,教室里就会乱作一团,说话打闹,干啥的都有,唯独没有一个学习的。他苦口婆心,威逼利诱,用尽了自己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无法让学生安静下来。再一次去上课,状态依旧,他一气之下扔掉课本回了办公室,彻底给学生放了羊。学生家长把这件事反映到学校,投诉这个老师旷课。学校在处理时,老师觉得自己很委屈:他们不愿意学习,我为什么要教?
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教与不教,是教师与其他人的区别。
一个学生特别调皮,扰乱课堂的事情频频发生,班级的学生几乎都被他欺负过,惹得班里其他家长怨声载道。终于有一天,班级家委会的家长们联合起来要求这个学生离开班级,否则其他同学学拒绝上课。这个犯了众怒的学生,让学校有了一丝动摇:是学生自己惹出了麻烦,是学生对不起大多数的学生,是家委会有了一个如此强硬的态度,学校顺坡下驴,也许可以心安理得。
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留与不留,是学校与其他场所的区别。
学习勾股定理,定理内容很简单,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基本能够背下来a2 b2 = c2。老师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勾股定理是怎么来的?学生问,那个考试考吗?老师说,不考。学生说,那还讲那个干啥,有那时间多做几道题巩固一下也是好的。最后,老师不但讲了,还讲了和勾股定理有关的很多古代的荣耀。一课时的时间,少做了好几道题。
按照老师的说法,讲与不讲,是教育和教书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