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09投资策略

(2012-03-14 13:39:25)
标签:

杂谈

价值为本 无招胜有招

——谈09投资策略

从股价与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的历史对比关系看,2008年发生了A股历史上最大的的“背离”。同时,PB也到达历史上的第三个最低点区域。这意味着什么?虽然还不能据此就断定未来股市会产生如何如何的大行情,但股市的确存在价值回归的强烈要求,如果09年未完成这个任务,那今后更将加速而剧烈地完成,且“方向”是确定的。
很多投资人思维中有一种想当然的“习惯”:股市应是追随宏观经济的“影子”,似乎宏观经济怎么走股市就会怎么走。而实际上,这仅是个表面现象而未抓住资本市场波动的本质,其做法往往表现为当市场显得危机时总想离开,而在市场令人愉快时才想要回到市场。这实际就是把一个“知更鸟”当成了投资顾问,这也是大多数投资人投资股市失败的基本原因。所以,“基本面分析”的要领不是去预测经济形势,而是去考查股价与真实价值的“背离”和“共振”的程度。“知更鸟”显然是做不了这种工作的。
其它多种手段给我们类似的启示。我们一再强调这虽然不意味着短期内(比如几个月甚至一年内)股指一定会怎么走,但是它意味一个大概率事件:从长期看股市的投资价值已经很高了。作为投资人这个时候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由于对长期、惨烈的下跌形成习惯性的恐惧和过度谨慎,更想力图去回避“最后”可能的下跌(无论是担忧上市公司业绩下降还是担忧所谓宏观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是否已过),结果往往与多少年都少见的便宜优质股票失之交臂。
对于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可能,我们承认与其它人一样没有经验。09年经济衰退会如何演变?经济的“拐点”何时才能来临?如果股市上的成功者注定只属于少数人,那么这些问题就不应是一个以投资公司为主要依据的人要考虑的,因为现在市场上的“经济学家”已多过投资者。当股价的历史平均收益率已经低于公司帐面值的平均增长率的时候,作为投资人应清楚的是,股市未来的长期投资价值将高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收益率——长期看“做实业不如做股票”。即便未来上市公司的业绩要“大幅下滑”,宏观经济形势比预期的“更差”,既然持有股票的长期结果要胜过做实业,握有这样的把握了那还有什么可担忧和遗憾的呢?这时如果选择手握现金等待机会,那么就将自己陷入一个更加紧张的境地——你把自己设定为一个未卜先知且永不失靶的“自动猎人”。
当然,这绝非意味着可以“闭着眼睛买股票”。经济衰退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投资并非可以对之视而不见。经济衰退是低竞争力公司的天敌,却是强竞争力公司的朋友。我们在之前也一再强调,这个时候,最大的风险仍是持有那些竞争力差的公司股票。近期,国家出台了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金融、经济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并非会对所有公司起到价值增加的作用,而更可能的效果只是将加速一些行业的优胜劣汰,强竞争优势的公司必将逐渐脱颖而出。从股市表现来说,市场与很多行业一样必将呈现剧烈的“分化”。
08年的“股灾”没什么奇怪的,只是将股市的长期收益率拉回到的正常的水平上而已(唯一有趣的只是披那样唬人的“外衣”),而不是市场变了。同样,投资的道理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最忌讳的是,在股市出现非正常波动后去“总结”其中的“经验”——那不是经验,而是最蠢的谬误。

(部分内容节选自徐星公司0901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