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深处丁屋岭》

标签:
旅游游记历史 |
分类: 老汉游记 |
闽西行未出发前,爱力小妹即提议到“桃源深处”的丁屋岭去游览,她与她同行的“赵姐姐”可算得上是旅游家了。
25日一大早,我们从长汀古县城驱行25公里,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驶向古城镇丁黄村高山之巅的丁屋岭古村。
山路曲折十八弯,弯弯环环,环环道道,道道弯弯,都绕着红土地的水和山。
一路可见青山林密,树木葱茏,碧草如茵,溪流潺潺,四野清香,景色秀丽。我们驱车从青山绿水间穿过,路边的绿野和村庄不时的掠过车窗。山壑中蛰伏着田野,绿野深处又镶嵌着山村,一幅幅具有生命力的美丽山乡画卷映入在我们的眼帘。
随着车窗玻璃的偶尔捺下,一股山野清新的空气直灌涌入车内,沁人心脾而舒畅沉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芳香,这是闽西红土地的气味。
大约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左右,在距丁屋岭还有四公里左右的山路左侧,有一尊黑黝黝的天然卧石,酷似一只微微张嘴的巨大蟾蜍,头朝丁黄村,趴在山坳间欲要跳向丁屋岭。
开车的吴师傅是本地长汀人,我叫他将车停靠在路边,我们下车观赏拍照了一番。据吴师傅说,丁屋岭这个村常年没有蚊子,相传与这只蟾蜍蜷伏此地庇佑丁屋岭有关……。
同行者们均站在路肩上,仅我一人近至蟾蜍石观赏。听从摄影师赵毅萍的拍摄安排,让我紧靠蟾蜍石前当了一回模特。拍照后才感到这个模特当的有点怪怪的,蟾蜍又唤癞蛤蟆,与蟾蜍石合拍不是喻为癞蛤蟆了吗。管它了,出来游玩只要大家开心快乐就好。
车到达了山寨门外的停车场,约还有一公里左右距离的路程方才到达丁屋岭村口。此时期因邻近村口处正在兴建施工,后从搭建脚架的阵势估计,可能是在兴建游客服务中心类的建筑。故而,除了工地车外,其他车一律不准进入。
吴师傅与执勤人员协商也未能得到将车开进村的许可,在我们出示证件后,特例予以照顾性的将车开到山寨门前,但不准穿过山寨门。吴师傅将车开到邻近山寨城关口前,徒步上坡路数百米,来到一座城楼关口的石门前。
昂首观山寨城关门顶,拱形石门的门楣上“丁屋岭”三个字清晰可见,这座山寨门楼是丁屋岭的地标性建筑。远远从弯道路上望去,寨门两侧茂盛的茅草遮盖了石门,山寨石门掩隐在树木草丛中,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视觉。若不是山寨门中吐露出来的这条延伸山路,一下还很难看出这里还有一道石筑山门。
无奈于逆光下的拍摄,城门上的“丁屋岭”字迹在阳光斜射下,所拍摄出来的图片不是很清楚。当我们穿过“丁屋岭”山寨石门的瞬间,给人一种踏入山寨的直观感触:进山寨啦。
穿过山寨石门是一段下坡路,来到了路边一处疑似兴建游客服务中心的地方。这里的场地并不大,即使疑似这里是兴建的游客服务中心,但建好后也不会允许车辆到这里落客,有可能从山寨门外的停车场到这里用的是观光车运载游客。时下这里不收取门票费,也不要停车费;但若是成立游客服务中心后,那就难说了。经济利益的趋使和山寨的旅游业的发展和设施维修,收费是必然的。
一幅巨大的广告宣传塑面布竖立在兴建工地旁,一眼瞄去,画面上印记着一个国家的首脑和韩国女影星等人到丁屋岭游览时的评价。我不喜欢看这些广告宣传,更不喜欢中国的古村镇受外国人的评价而“升值”。中国的古村镇当然是国人说了算,何况一个外国的影视明星懂得什么?她游览过中国多少古村镇?所以,当时我是没有记住宣传画上这些人的名字,甚至是那个国家的首脑也无需知道,更是懒的费脑子去记忆。
途经路边一幢二层楼的黄土屋,从悬挂在二楼楼道栏杆上的四张竹篾筛上的字显示:“森林人家住宿餐饮”,大概只有八间客房。从关闭的木门观察,可能好长时间没有营业了。踏着水泥路,绕过一个S弯,左侧路边田野里的黄泥土墙房,是山区里农家建筑的普遍代表。越往村中走,山乡景致越浓,路旁的灯笼灯杆也随之多了起来,农舍也越来越密集,不一会儿的工夫我们来到了村口。
随着放慢的脚步踏进村口,眼前立马被拥有原生态的建筑风貌所吸引,一片古老的黄土墙黛瓦顶土房依山势而建。犹如黄色珍珠般的镶嵌在山巅下,黄土墙古厝中不乏夹杂着一幢幢土木结构的木板房,栉比鳞次,相互参差,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坳间。这里依然是原始客家村落形态的客家山寨,这里的村民仍旧保留着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山寨秀丽的风光和山寨里淳朴的民俗风情,为丁屋岭赢得了“世外桃源”的美誉。
村口左侧是一排两层楼的土墙房,只见悬挂着一块“长汀县客家山寨丁屋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牌子,几个老村姑坐在一个凹槽大石碾子旁闲聊着。
一座木柱瓦顶的简易牌楼的门楣上悬挂着“牛市街”金字匾额,两株古树成左右分立守护在牌坊两侧。村口牌楼前有一对石牛,其中一头石牛远离村口门的靠近石碾子。
在右侧石牛不远处有一块像蟾蜍形状的的小卧石,要比我们进山寨路边下的蟾蜍石略小三五倍。我以为是村口的小蟾蜍石,然而石旁没有简介标注。换了个角度再观,有点类似于蛇头。蟾蜍的天敌是蛇,若这尊石头是蛇的话,难怪蟾蜍要呆在离丁屋岭四公里的地方了。见状这块似蟾蜍又似蛇头的卧石后,我对同行伙伴说:从心里默认它是“小蟾蜍石”就行了。
说起蟾蜍食蚊,这里的村民有世代祭祀蟾蜍石的习俗。居住在山坳里的村民是不会为蚊子而烦恼的,因为这里是个没有蚊子的地方。我们此行丁屋岭也问过村民,村里人多说没有蚊子。丁屋岭置于四周青山环抱中,草木茂盛,却奇怪的是常年无蚊,就此而言,这里就是一块福地。
这里的夏季是很凉爽的,我们在村里游览时并不感到酷暑炎热。也没见到黄土厝外的墙体上悬挂有空调室外机,偶见村民房屋内的床铺上也没有张挂蚊帐。传说村外那只微张嘴的蟾蜍石吃掉丁屋岭的蚊子,这才使丁屋岭常年无蚊子。然而,这个传说给丁屋岭倒是增添了一件神秘的趣事,也给游人留下了一个为何无蚊之谜。
穿过“牛市街”牌楼,即走进了丁屋岭这条曾经繁华热闹的主要街道牛市街。
与牌楼咫尺间一条石头台阶上,只见赵毅萍与爱力和王文芳在那轮番的拍摄着。在她们拍摄的身旁,挂有一幅福建电影制片厂打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拍摄现场地”的牌子。
这里四面环山,翠林苍翠,沿着山坳间蛰伏着一条依山势而建的黄土民居。丁屋岭特色除了黄土泥墙和黛瓦房顶及木质板块房外,就是石头多。随处可见多条石头路,石块垒成的围墙也多,石头砌铺的台阶多,这里是个很有特色的山寨村落。形成丁屋岭山寨的元素诸多,有山寨城楼,有古厝、古井、古庙、古街道和古商铺……,这些皆是山寨最美丽动人的元素。
我和老伴皆喜欢到古村镇游览,与同游的爱力小妹一样喜好古村镇游;这也不奇怪,兴趣相似才能聚集到一起。我所到一地古村落,比较喜好与那里的村民闲聊;一是能丰富我的见识,二是有利于我写游记,三是增加旅游中的乐趣。
整个山寨处在难得的静怡中,似有桃源深处之美感受。牛市街上那些古老的榨油铺、打铁铺、裁缝铺和饮食店铺,一间间历经沧桑的商铺却充满着浓浓乡村生活的印迹。那些一幢幢参差林立的土木结构房屋,无规则的交融聚集在一起,街两侧屋檐下吊挂着一盏盞大红灯笼,给进入山寨的游人一种喜庆祥和的气氛。
在进村的巷道路边,我有意与我年龄相仿的两位村民老汉闲聊中获悉:丁屋岭又称丁黄村,全村人清一色的丁姓,有180多户人家,超出一千多人口……。呵呵,闲聊时的场景,即被同行的摄影师赵毅萍抓拍。
徜徉在巷陌的古巷里,凝视着那些保持原生态气息的百年斑驳老墙,不禁油然而生出一种原汁原味的新鲜感,游人临至街巷中,皆有远离尘世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触。
行至村中一口建于乾隆年间的古井旁,有二三个村妇在浆衣洗菜,探头俯视井底,井水纯净清澈。眼观这口花岗岩井沿边石壁,数百年来已被绳索磨出数道深深的缺口。为了保护井沿的牢固,工匠们用铁条将井口边缘箍得紧紧的,犹似过去那种箍桶般的牢固。
这里的每一堵黄泥土墙,每一幢土房都有着古老的韵味,这些建筑都充满着浓浓客家情。沿着弯曲的石板街走向深处,仿佛穿越了时光。那些斑驳墙体透出的是时代气息,印记着是岁月沧桑。村中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老少们在守护着这些土墙厝,他们静静地沉默在岁月的时光里,守护着这片土地,更是守护着明天的希望……。
在吴师傅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古村后山坡上的一个木楼观景平台,景色尽收眼底。我们弃观景台,跟随爱力小妹继续往高处登行,在高处俯瞰丁屋岭似有航拍的效果。
赵毅萍以丁屋岭全景为背景的给大家拍照留影。因我似冯巩那样下巴不明显,而被爱力小妹调侃为“没下巴”。当赵毅萍拍摄了我的侧面照后,又叫我转过身拍后背。我以为她们逗我没下巴侧面照不好看,于是就说了一句:“嗯,后面会比前面好看点”。话还没落地,爱力小妹即接话题道:“你前面后面都不好看”。我那小心脏咋能受到这般如此打击。这是啥小妹,咋能这样据实说她大哥呢?看来我以后拍照,也只能是拍背后了。
丁屋岭的美,美在原生态的建筑风貌和山寨里的秀丽风光,凭着自然风光与原汁原味古朴厚重的特色,有不少的影视外景拍摄选择了这里。
我们在房舍间小巷的墙体上挂满了已拍摄的影视剧照,从这些剧照中看到电影《绝命后卫师》《古田军号》《出山》《风雨出汀州》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在丁屋岭古寨中取景拍摄的。
丁屋岭是一个传统的客家山寨,是“闽西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客家山民原始生活的活化石”。
临近正午时,丁屋岭山寨的土墙黛瓦屋顶上,冒出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直上云天。吴师傅问我们:还有一处山房水寨要不要去?我们一看时间很紧凑,何况四个女同伴早已走在我们前面一段路了。于是,与孝崇商定不去了,也省得她们再走回头路。孝崇打趣的跟我说:“爱力说了,为了拍照,她可以不吃中午饭……”。那可不行,情愿不拍照也不能不吃午饭。得抓紧时间,别让王总等我们太久。我和孝崇深知:爱力小妹她们是很爱拍照的,若是让她们知道还有景点,肯定是不吃饭也得去游览拍照的。我俩只好瞒住爱力她们,没有当场告知还有个水寨景点。
在丁屋岭游览了近三个小时后,我们一行人便匆匆离开山寨。在回返路过“工农兵饭店”时,看到这条牛市街上有多家饭店,而且都是绿色环保蔬菜食品。本打算在丁屋岭午餐的,因长汀朋友王总要在大同镇“长汀县佳园菜馆”请客相聚,我们只得返回。后来才知晓这家“工农兵饭店”是王总的妹妹经营的。事后王总也说,早知道我们就在丁屋岭吃中饭了,这样你们还可在丁屋岭再游览一会。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游遍整个山寨村庄,也为没有游览“山房水寨”等景点不免留下了遗憾。像我们这样边拍照边观景的游览,三个小时是不够的,得在丁屋岭住宿一夜,看看山寨的日出和日落,体验一下“世外桃源”的生活……。有遗憾就会有期望,就有等待第二次再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