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之最和盗陵之谜
(2022-03-12 19:41:19)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其它 |
中国历史学家郭沫若诗曰:“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陵园变土田。没字碑头镌字满,谁人能识古坤元″。抒发了这座谜团重重、独一无二的乾陵之谜。
这座千年之久的陵园,开创了多项帝陵之最:它是中国唯一女皇的陵墓,埋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一对夫妻两个皇帝,代表了两个朝代(唐、武周),武则天嫁过两个皇帝、生出了两个皇帝、自已又是女皇帝。世上绝无仅有!
陵园布局也是独树一帜。1、它是唯一仿长安城的格局建筑。2、唯一立有无字碑,任凭后人评说。3、潘王石雕像最多。4、开创陵园设石狮之先河。5、是唐18陵中使盗贼以失败而告终,成为唯一保存完好无损的唐帝陵。
乾陵位于西安之西约80Km处乾县之北、地势险峻的梁山上。登临顶峰,东望九嵕山、孤耸回绝,南观太白山积雪皑皑,北见五峰山、遥相辉映,西接翠屏山、层峦叠嶂,气势辉宏!
登高遥远望,还会看到苍茫烟云衬托着三座挺拔清秀的山峰,呈北高南抵之势。远观如浴后之少妇,头北足南,仰卧于蓝天白云下的大地上,令人浮想联翩。
三座山峰,北峰最高,泔水环其东,漠水绕其西。其南两座山峰较低,两山对峙着一对土阙,俗称“奶头山”为唐陵中独有。中间是长长的司马大道,成为乾陵的天然门户,两旁排列着114件石雕珍品,见证了乾陵千年的历史沧桑。
天降异象,阻止盗陵之谜:
乾陵依山而建,将山头作为陵冢,在山腰处凿洞修建玄宫。经多年探测表明,专家推测,乾陵墓室应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室、中室,后室组成。地宫文物不会少于500吨。
唐陵18座,仅此陵三次被盗均未得逞,其情节扑朔迷离、神秘莫测,第二次盗陵,盗了三回,每次在开挖时刻、准时天降暴雨或飞沙走石袭击,天阻盗贼,被其吓退,盗贼退后则风平浪静。
第一次盗墓:公元882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带领大军杀入长安,灭了唐军10万人,随后建立大齐国,自立为帝。由于急需军饷,便调动40万大军开挖乾陵。几天后,铲平了半座梁山,因找不到墓道口一无所获,无奈而退。留下了一条40米深的“黄巢沟。”令人诧异的是:40万人竟找不到墓口,岂非怪事?
随后由于唐军反攻,黄巢败退而告终。
第二.次盗墓:五代时,耀州节度使温韬是盗墓出身。唐陵18座,盗了17座,号称“唐陵杀手”。他盗挖最后一座乾陵时,应是十拿九稳。三回光顾,均无功而返,每回都伴有诡异事件准时发生,均失败而告终。
第一回:选定地点,做好记号,竟然记号不翼而飞,急于寻找时,突下倾盆大雨,眼看山洪暴发,被迫停止。
第二回:温韬直接带领大量军队进行开挖梁山,当时天空晴朗、风和日丽。刚动工,风云突变,顿时狂风大作,士兵被暴风吹向空中摔下,当人们暂停挖掘时、风平浪静、当再行动工时,狂风又起,席卷而至。总之,动工开挖就妖风四起,只能放弃。
第三回:不久后,第三回开挖时,灵异之事更加严重,温韬选择不同地点爆破,每砸开一个洞口,就冒出一股浓烟,盘旋而上变成龙卷风,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挖洞士兵吐血身亡。温韬相信了有神灵保护陵墓,不敢轻举妄动而下令收兵。
第三次盗陵:民国将军孙连仲竟动用一个现代化整编师盗陵,动用大炮、炸药开挖,信心十足、十拿九稳。终于炸开了石条、即将成功。正在危急时刻、紧要关头,上天作对,奇迹再度出现:只见巨股浓烟滚滚而至,形成巨大的龙卷风而来,顿时,狂风四起、瓢泼大雨、电闪雷鸣,犹如天崩地裂。瞬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横扫一切,许多士兵当场吐血身亡,现场一片狼藉不堪,如同世界末日来临。盗贼们
被吓得魂飞魄散,逃之夭夭 ,又一次吓退了孙连仲盗墓团伙。
多次盜挖陵墓,屡盗屡败,无一成功。关键时刻,犹如天助一般、及时解救,使盗贼难以得逞,科学上也难以解释。其中,笼罩着鲜为人知的谜团,赋予了诸多神秘色彩,令人匪夷所思而不得其解。对此,世人众说纷纭,遂成为一柱石破天惊的传奇谜案!
2022,3,8
前一篇:皇帝行宫西岳庙游记
后一篇:玄宗贵妃在沉香亭赏花之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