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感想
—— 中国铁路的发展
2016年7、8月,安庆的天气非常任性,持续的高温天气,闷热难忍。“到北方去,到海边去!”孩子们萌发了逃避的念头。于是我们备齐行囊,踏上东行北上的旅途。
旅行的第一站是南京,第一个景点是总统府,我们站在一个老式的火车头前,儿子看看旁边的注解,告诉我:这是我国最早的火车,它与我们刚刚乘坐的“高铁”形成鲜明的对比。
http://s9/mw690/002Zgjggzy74r4tsiRq68&690—— 中国铁路的发展" TITLE="旅游感想 —— 中国铁路的发展" />
回顾中国的铁路发展历史,中国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即唐胥铁路,历经磨难,于1881年动工兴建,这条铁路全长9.7公里,它是中国最早的标准轨铁路,采用1.435毫米的轨距和每米轨重15公斤的钢轨,共耗银11万两。这条铁路是在清政府洋务派主持下,由开平矿务局负责集资修建。1887年唐胥铁路展筑至芦台,1888年铁路展筑至天津,李鸿章等巡视并主持通车仪式。这条铁路就像唐山机务段火车头纪念碑上镌刻的一行文字中所言:“中华铁路,师夷之技,源唐胥始,于龙号起,几多艰难,历经风雨”。“师夷之技”说明这条铁路只是中国第一条铁路。而这条只有9.7公里长的唐胥铁路结束了中国没有铁路的历史,同时也拉开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序幕。如果说现在纵横在中华大地上的铁路网是中国的龙脉,那么这条曾经只有9.7公里长的唐胥铁路就是这龙脉之源。
http://s16/mw690/002Zgjggzy74r4zdWPB6f&690—— 中国铁路的发展" TITLE="旅游感想 —— 中国铁路的发展" />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由中国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负责设计和修建。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工程艰巨。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
http://s14/mw690/002Zgjggzy74r4Bi6cd0d&690—— 中国铁路的发展" TITLE="旅游感想 —— 中国铁路的发展" />
现如今,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下图是我国于2008年建成的最高速度为每小时350千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
http://s5/mw690/002Zgjggzy74r42Wi8cd4&690—— 中国铁路的发展" TITLE="旅游感想 —— 中国铁路的发展" />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日前正式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新《规划》,“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将升级为“八纵八横”,到2030年,中国铁路版图将基本实现“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资料来源于网络)
http://s3/mw690/002Zgjggzy74r4b3uF442&690—— 中国铁路的发展" TITLE="旅游感想 —— 中国铁路的发展" />
截至2015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提前实现原规划目标。
根据新《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这意味着,与2015年底相比,仅用十年的时间,我国高铁里程将翻倍。
再往远期展望,到2030年,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全国铁路网全面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我国高铁大发展,在提质量,补短板,促发展等方面发挥综合效益,形成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