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不会吃硬的食物,咀嚼力落后该如何锻炼?

(2017-04-03 07:41:11)
标签:

杂谈

​​

文/苏蒂小骑



宝宝通过辅食获得的不仅仅是营养,还有进食技能的提高。有许多宝宝在比较大的月龄时仍只能处理精细的食物,含饭、咀嚼效率低、吐食物……让妈妈非常头疼。

如何帮助能力暂时落后的宝宝进行追赶锻炼呢?


为什么要进行咀嚼锻炼?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wE6pzrnfZ7wlz27TlqXRcPrzghNYic7cl0mNcf81Inuq3NleMxumkswJQpQicHvu22TjgRkRoY2eEcCDEibwrpboA/0?wx_fmt=jpeg



像这位妈妈所说,给粗的就不会吃,但是打成糊孩子也吃得挺好。这种情况需不需要去锻炼咀嚼呢?


当然需要。


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宝宝小的时候在家里能打成糊来吃,上学之后呢?没有这种“特殊”待遇,孩子进食就会成问题。


苏蒂家楼下有个男孩,家长说他刚上幼儿园时在学校就是“吃饭困难户”。别的孩子吃完了,他还在磨磨蹭蹭,最后只能老师喂几口完事。


后来找到原因,孩子从小是奶奶带,奶奶要摆摊比较忙,所以孩子的食物都是打成糊用奶瓶喂或者用碗喝。三岁的孩子只能吃细碎的饭菜(大约九十个月辅食的性状),到学校后那些饭菜孩子就适应不了了,吃饭效率很低。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wE6pzrnfZ7wlz27TlqXRcPrzghNYic7clnjjD2icF5t8d2GZY4jd0t1Fllfq4d0ITFicGM40Rrq8D6PUWaiasvypiaQ/0?wx_fmt=jpeg



其次,咀嚼锻炼对牙齿发育、面部肌肉的力量、塑造脸型、说话发音等都有帮助。身体器官是“用进废退”的,特殊条件下无法进食的人才需要吃“流食”,而宝宝并不需要这种照顾,他们完全可以慢慢胜任粗糙的食物。


找到孩子的“学习区间”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wE6pzrnfZ7wlz27TlqXRcPrzghNYic7cl2TlpxTNrgQibLfz9mFCu32gI6bHotJherjw8Nvicu0Az6xREhTUyucwA/0?wx_fmt=jpeg



这位提问的妈妈,对11个月只能吃米粉类食物的宝宝进行咀嚼锻炼,心愿很好,怎么就失败了呢?


我们都知道,学习某一项技能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下个胖子”。对于宝宝来说,学习新的本领更需要反反复复多次练习,才能掌握要领、领悟关窍。


每一种学习,都需要提供适当的难度刺激。太容易了,称不上学习,舒适惯了就会“懒得去学”;而太难了,又容易滋生畏难情绪,从而“害怕去学”。


记得在学校里的时候,大家最爱做的题目,并不是扫一眼就能知道答案的题,因为弱爆了;也不是抓耳挠腮想几小时也没有头绪的题,因为超纲太多没法完成。


那种需要想一想,但很有机会想到正确答案的题目,最令人有攻克的成就感。


对宝宝来说,咀嚼同样是需要后天学习的技能。如果把学习的难度分区,大致可以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想让他们有学习的兴趣、又不会因为太难而抓狂放弃,家长提供适合当前月龄、当前能力的食物就非常重要。



  • 以8个月的宝宝为例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wE6pzrnfZ7wlz27TlqXRcPrzghNYic7clxrfaYMO9nWIGhqueicaA9eKicOl2s6f6sjc7QicdYUFHcJEuwicGiazBRicg/0?wx_fmt=jpeg



以8个月的宝宝为例,因为从满6个月添加辅食开始已经有一段时间,所以对他而言,泥糊状的米粉、南瓜泥、菠菜泥、鱼泥等食物能轻松吃到,属于“舒适区”。


稠粥、烂面、松饼、发糕等较为柔软但又需要一定咀嚼动作的食物,属于“学习区”。虽然比泥糊状食物难处理一些,但经过尝试也是可以掌握的。新的食物质地可以刺激口腔,增加丰富的体验,对今后减少挑食偏食都有积极意义。


而米饭、炖肉、炒大棵菜、玉米等,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徒增挫折感,不利于进餐兴趣的维持。


对于咀嚼力落后的宝宝,同样可以划分学习的区间。但要以当前咀嚼的能力来作为判断。


例如问题中11个月的宝宝,虽然月龄为11个月,但咀嚼能力停留在6、7个月,所以适合他来进行锻炼的食物,并不是软米饭、水果块等食物,而是软饼、煮熟的蔬菜条、稠粥等。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wE6pzrnfZ7wlz27TlqXRcPrzghNYic7clkLtcXIgAAKcehgMIJMg5hPxKuibIymReTWQ8VOclmvvZHFqak3Rf1Uw/0?wx_fmt=jpeg



直接给馒头饼干等食物就属于超前了,如果多次触及宝宝的学习恐慌区,很可能令他产生“吃东西好可怕好难”的印象,更加抗拒锻炼。


对于咀嚼力落后的宝宝来说,找到适合的锻炼区间尤为重要。要根据目前宝宝的咀嚼力情况来划分区间,而不是仅根据月龄。


  • 循序渐进锻炼咀嚼


在掌握孩子学习分区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提供适合性状的食物。


并非所有孩子都要严格按照范例,不同的进餐次数、天生气质、食物接触、鼓励强度,都会使宝宝有不同的成长速率。所以要注意观察他对食物的接受度。


如果发现某个曾经较难的食物已经能轻松处理,那就需要及时调整到下一个性状了。


苏蒂小骑“2 1锻炼法”


对于咀嚼力暂时落后的宝宝,妈妈要谨记“欲速则不达”。如果要锻炼,仍然要遵循这样的步骤,可以用“2 1”的锻炼方式。


所谓2 1,有两个层次的安排。


  • 餐次2 1,是指一天的3顿辅食中,固定有1顿是比较硬的食物,其余两顿是当前接受度较好的食物。


  • 食物2 1,是指如果这一顿食物宝宝还是接受度很差,继续将食物也作“2 1”的划分。


例如这位11个月的宝宝,可以作如下进餐安排:


6点:喝奶

10点:米糊配菜泥、肉泥,然后喝奶

14点:稠粥/面条、蔬菜条、蒸肉丸/三文鱼、香蕉/牛油果

18点:米糊配菜泥、肉泥

20点:喝奶


每天14点的辅食都是2 1中“1”的锻炼时间。这样安排,既能保证宝宝有一定的软食吃,不至于因为锻炼而摄食太少;也能在一天固定的时间里形成心理准备,知道这一顿食物会比较困难,然后去接受学习。


而当顿食物中,有较软的水果,也有一些需要咀嚼的面条、丸子等食物。也就是2/3的食物为舒适区的软食,1/3的食物为学习区的硬食。慢慢过渡到一顿辅食能都吃硬的,再慢慢过渡到一天三顿食物都能吃硬的。


  • 以下是一个食物“2 1”的例子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wE6pzrnfZ7wlz27TlqXRcPrzghNYic7clQ935VSrfIeNDKqCfvc88icBShlG3GCf7EVaz2uLfBzVLdpvzWnvPBQw/0?wx_fmt=jpeg



食物舒适区占2/3:米糊,蛋黄,樱桃泥,青菜泥。

食物学习区占1/3:青菜饼,土豆条,鳕鱼。


  • 以下是一个食物“1 2”的例子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wE6pzrnfZ7wlz27TlqXRcPrzghNYic7clFFG6JfKxibrEBxwmYsNf4dFn4ATvLGIQlFBP5V69nge5LeSRQXNJx3g/0?wx_fmt=jpeg



食物舒适区占1/3:葡萄泥、空心菜泥。

食物学习区占2/3:西兰花朵、龙利鱼块、黄瓜条、南瓜条、胡萝卜条、蝴蝶面。


吃饭很平凡,但吃饭的本领很精贵,只有通过“吃”才能获得锻炼。在宝宝添加辅食开始,就要有计划地对咀嚼能力进行锻炼。千万不要认为等孩子足够大了就会吃饭!等孩子出现各种吃饭问题,再去纠正就困难得多。


爱吃饭学堂|第109篇文章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