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食是宝宝饮食习惯中最令妈妈头疼的一项。其中又以不爱吃蔬菜的比例居多。
有的宝宝对一大类蔬菜都拒绝,比如带叶子的菜都不爱吃;有的宝宝会拒绝某种颜色的蔬菜,比如西红柿、胡萝卜这种红色的;有的宝宝不接受特殊味道的蔬菜,比如洋葱、芹菜;有的宝宝对特定的蔬菜挑剔,比如就是不肯吃西兰花、不肯吃黄瓜;还有的宝宝随心所欲,吃不吃蔬菜要看心情……总之,不爱吃蔬菜的习惯让妈妈头疼不已。
针对这个问题,原则性的解决方式是多尝试。不喜欢的蔬菜每天呈现,总数达到15次、20次甚至更多,通常宝宝的态度都会有所改观。但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而煎熬,还有没有办法可以帮助宝宝更快接受蔬菜呢?有,那就是让他认识蔬菜。
所有的喜爱都扎根于认识和熟悉,在宝宝面前多展示蔬菜本意也在于此。有个词叫“日久生情”,让宝宝多看、多摸、多玩,也能帮助他熟悉蔬菜。
方法一、买菜
每天出去买菜的时候都可以带着宝宝一起去,菜场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环境。
可惜我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宝宝买菜,都是让他们躺在或者坐在推车里,买完直接就走了。宝宝根本不知道家长都买了什么,不知道她在干什么。这大好的机会就白白浪费啦。
如果宝宝能够坐直了,就可以让他坐在腰凳上、面朝外,能直接看到各种蔬菜;如果宝宝能自己走了也很好,绑上防走失带,随着你穿梭于菜摊,他也能有更多机会去看看“头顶”上的蔬菜们。
花花绿绿的菜、嘈杂的叫卖声,比妈妈单纯教他认识蔬菜有意思得多。一边买菜,可以一边介绍“我们今天吃的是什么什么菜哦!”
买完当天需要的菜,如果时间还宽裕,可以带宝宝多逗留一会儿。把菜放在推车里,抱起宝宝四处看看。你买的菜,也可以给他拿在手里把玩一下培养“感情”。比如告诉他:“今天这个蚕豆宝宝是给你吃的哦,拿回家,中午做给你吃好不好?”你的宝宝很可能会一路攥得紧紧的舍不得扔呢!中午看见餐盘里有“蚕豆宝宝”,他该有多开心呀!
方法二、捡菜
在小区里,我碰到的很多家长是不许孩子碰触蔬菜的。一来怕脏,二来怕烦。因为在她们眼里,孩子就是个“啥都不会、只会帮倒忙”的存在。让他们帮忙捡菜,不是开玩笑吧?
当然,这么小的孩子参与家务,完成的质量都不会很高,很多孩子甚至无法完整地捡完一根菜。但让他在旁边看着大人捡菜,了解从菜场买回来的菜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自己餐盘里那种样子的,这对他们熟悉蔬菜、体谅大人的劳动都很有意义。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让他参与其中,比如洗一洗番茄、把烂菜叶子扔进垃圾桶、从已经被你剥开的毛豆里面取出豆子……这些劳动都很简单,也不容易出现失控的局面,只要你克服了怕脏怕烦的“心魔”,孩子都能从中获得乐趣。不仅收获了家长的称赞提高自信,也增加了亲子情感交流的途径,还培养了对蔬菜的认识度。一举三得,你愿意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吗?
尽管这样说,我相信有些家长还是会高呼“臣妾做不到啊”,怕看到下图的场面。没关系,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
三、过家家
许多仿真的玩具价格并不贵,买一套含有蔬菜的让宝宝自己玩一玩、切一切,模仿大人去洗菜炒菜,能够满足他们对无法参与的厨房活动的好奇心。
孩子都是在玩中学习。当他到一岁左右能更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够更自主地探索周边的环境,就会对大人的举动产生无比强烈的好奇心。你会发现那个在爬行垫上乖乖看毛绒玩具玩积木的小朋友,总是想方设法往厨房里钻。不是砸了碗就是洒了菜,添乱不说,还增加了危险性。
那么,就为他准备这样一套玩具试试吧。逼真的造型、靓丽的颜色一定让他爱不释手。到吃饭时分,也可以用他熟悉的玩具来作比对:“宝宝今天吃的是黄瓜哦,看,这个绿色的就是黄瓜,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啦,你还认识吗?”引起他的兴趣后,及时把玩具收走。
四、橡皮泥
仿真蔬菜种类太少了怎么办?别急,我们还可以用颜色各异的橡皮泥来补救。
柔软的橡皮泥蕴含极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由宝宝动手也好,由家长动手也行,可以捏出不同样子的蔬菜来,加深宝宝对蔬菜的认识。比如我家宝宝就很喜欢给我指派任务:“妈妈捏个胡萝卜!妈妈捏个南瓜!”将他已经认识的蔬菜再进行游戏式的还原,也是很有意思的。
五、绘本
描绘有蔬菜的绘本很多。比如《好喜欢吃蔬菜》、《我爱吃蔬菜了》、《考拉宝宝吃饭啦!》、《超级小厨师》等等。
对于喜欢读书的孩子,爱吃蔬菜的卡通形象可是最好的榜样了。从绘本里不仅可以了解蔬菜的形态颜色等,还可以学习吃蔬菜的好习惯。随着他对蔬菜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增加,慢慢会进入到手指点读的阶段,一本书他会“教”家长,这是什么蔬菜、这是什么蔬菜,真是非常有趣的亲子体验!
以上为大家总结了一些方法,抛砖引玉,或许可以让不爱吃蔬菜、不喜欢不熟悉蔬菜的宝宝们有所改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多些耐心和细心,忽然有一天他就在大口大口吃着蔬菜了呢?
这是儿童营养师苏蒂的第84篇原创文章,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