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集体备课

分类: 2、第1次集体备课 |

平阳县水头镇第二中学教学设计专用笺
|
第 |
|
|
||
|
|
||||
|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
|
|||
|
1.了解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概念; 2.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问题; 3.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 |
|
|||
重难点 |
重点: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
|
|||
难点: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问题.
|
|
||||
|
探究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 |
|
|||
|
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相关内容. 教师: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
|
|||
|
|
||||
导入新课
师:如果条件改成∠BAC=∠DAC,那么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得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几种添法呢?
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复习巩固三角形全等的五种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 SSS ”.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ニ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 ASA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 AAS ”.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 SAS ”. (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过直角边定理”或 HL ”. 例题分析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结B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BCEFDE. (2)连结AE,当AE⊥BF,BC=2,AD=1时,求AB的长
在通过例题讲解后,巩固加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接下来通过一个练习巩固。 练习巩固 如图,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 (1)求证:BE=DF (2)当∠BAD=110°时,求∠EAF的度数。
在通过练习巩固进行查漏补缺后,通过三个小题进行当堂检测。 举一反三
2.如图,在ABC和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E,AD=BC,∠DAB=∠CBA.求证:AC=BD.
3.如图,∠ACB=90°,AC=BC,AD⊥CE于点D,BE⊥CE.求证:ACDCBE.
能力提升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若DEC的面积为S,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A.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
|
||||
|
|
|
|||
作业设计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