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分类: 教学资源 |
课
课题 |
搭船的鸟 |
课时 |
2 |
|||
教
学
目
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
|||||
教学重点 |
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
|||||
教学难点 |
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个性化设计 |
|||
一、检查朗读,复习引入 二、 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四、练笔提升,我会观察。 |
一、检查朗读,复习引入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美丽)从哪些句子看出?(想象交流)(板书:美丽) (课件出示13)
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15)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16)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从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翠鸟动作敏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板书:动作敏捷) (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
鼓励学生带着翠鸟的动作朗读课文。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播放《青蛙捕食》片段,让学生细致观察,谈如何“拆动作”,尝试练笔。 2.点评指导 3.习作早知道,了解本单元重点,为观察做准备。
|
|
【设计意图:本环节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性学习加把力。】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书面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迁移训练,为学生提供练笔素材,为学生提供内化,运用的机会。) |
|||
板
书
设
计 |
外形:美丽
动作:敏捷
|
|||||
教 学 反 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