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用比较阅读策略提升学生阅读深度

(2019-03-21 19:57:31)
分类: 研修之窗

运用比较阅读策略提升学生阅读深度

         ——品名师工作室成员吕宏岩老师《猫》课堂教学

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    佟铁娃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有效的阅读实践,增大阅读量,提高阅读效率,深层次的多方位阅读体验。课标同时要求: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思考:我们该孩子读什么?让孩子怎么读?

    而群文阅读无疑是一种好的阅读方法,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老北关的语文阅读课中的一篇带多篇,以读促写无疑与群文阅读的思想不谋而合,也是最初的群文阅读探索。

    关于群文阅读的有效性,找准群文阅读中的切入“点”尤为重要。也正是这样的“点”,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加强,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为后来的集体构建达成共识架设了桥梁。群文阅读策略很多如:默读、浏览、探究、讨论、比较阅读,不论哪一种策略,都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咀嚼、品味,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的兴趣。

    今天我们尝试的是用比较阅读策略,发现群文阅读恰切的教学路径。“比较”是群文阅读用得最多的阅读策略: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内容方面的、比较语言表达形式方面的…… “比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已有所发现。

    品味语言文字,感悟情感表达是老舍先生《猫》这一课的实践目标。作者拟人化的写法、亲切风趣的语言,处处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针对这篇文章的特点,我们不难想到文章的训练重点:抓住典型事例品味猫的性格特点,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老舍向我们津津有味地介绍猫的一举一动,那“古怪”、“淘气”的猫跃然纸上。在作者笔下都具有人格化的意味,读后倍感风趣幽默。由此,我们想到:《猫》充分体现了老舍幽默诙谐的语言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猫的喜爱之情。吕老师在引导学生抓典型事例的基础上,品味先生的语言风格,感悟先生的真性情。

一、典型事例的选取:内容上的比较与品味

大猫三怪:既老实又贪玩,既温柔又倔强,虽贪玩却尽职,“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二、语言风格的比较与品味

1、谈猫——平实的口语见真情。“乖“和“听话”的对比品味,觉得“猫”像个活泼、机灵的小孩十分可爱,不仅有浓烈的口语色彩,而且用得极为妥当。

2、怜猫—— 语气助词表真情

老舍先生那些貌似平常的语气词,也韵味十足,耐人寻味儿。“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一个“吧”字把作者那种对猫的性格捉摸不透的语气情态维妙维肖地传达出来了。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里连用了三个语气词,实实在在地突现了作者对猫的关切怜爱之情:担心、翘望、心疼、着急,种种真情溢其间。

3、爱猫——品味动词之妙

耍”“撞”“抱” 把猫人格化,突出小猫的可爱。

三、文章结构层次的比较

都表达喜爱之情,抓住典型事例写猫的可爱,构段方式都是总分。

四、对比阅读,再品文章结构、情感内涵

从不同的方面表现情感:一段是从猫的外形和神情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一段是从一家人对猫的态度表现猫的可爱;一段是从猫的动作习性来表现猫的可爱。

五、读写结合,小练笔,围绕一个特点,举两三个事例,写一个小动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