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小学英语6A 教学反思
(2012-03-20 10:05:1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点滴 |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3 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运用所学的英语交流,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先和学生问候,然后询问当天的日期,星期几等导入。复习巩固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在学习新的单词时,听、说、读较简单,而要会拼写有一些难度。为了让学生快速记住所学的词汇,我采取了师生配合,合作拼写,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大家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加深了学生对新授词汇的记忆。在巩固单词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上几种教学手段:猜谜,快速看单词图片说出词汇等,跟读录音,发现学生积极性很高,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新授句型过程中,我注意把句型与词汇相结合,但在进一步巩固词汇与句型时,我没有先示范,也没有说清楚 a pair of glasses的用法, 直接让学生根据B部分内容相互问答物品在哪里,发现学生在操练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注意Where is / are …?的区别用法,最后出现语法错误。例如:a pair of glasses是单数:应该问Where is your pair of glasses? glasses是复数时,应该问:Where are your glasses? 有些学生误说成了:Where is your glasses? / Where are your pair of glasses?
本课时内容较多对于好学生能接受但是还有小部分学生不能,在教授句型时我的重点把握不准,平均用力,导致本节课效果不理想,学生还有单词不会读。课堂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神圣阵地。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语言,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课堂上,除了言语的交流,还要有体态,眼神的交流等。在教室里创造合适的语境,完成课堂上教与学的交流。交流要有真正的思考,不是明知故问。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这种交流看起来往往是没有那么热闹的。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7
本节课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7B C部分,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过程。除了运用本课所学的重点单词以外,还引导学生进行延伸与拓展,同时让学生自主创设情境,操练所学过的语言文化知识。但是我对课堂的整体设计不够严密,整个课堂并未出现我所期待的亮点。现将我对这节课的整体思路阐述如下:
教学反思:
一、自由对话,导入新课。在本节课中,我从Free Talk开始谈起,通过问日期与说唱很自然的引入新课,引出本课标题:Unit 7 At Christmas,关于圣诞节的风俗习惯很多,我出示了三个词组Father Christmas ,give presents,a Christmas tree 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节日做的事情。我选择了呈现礼物这个特色做为我本节课的切入点,引入本课新单词的教学,且准备了一定的教学实物,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的方法,让学生从视觉上认识事物,体验中学会说英语。同时我采用送礼物的方式来呈现新句型和名词性物主代词,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新内容,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得认真,记得牢固。
二、自主学习,充分合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体现它的交际功能,我一贯认为学生会应用英语是关键。所以我经常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多次小组合作,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谈话场景。这样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合作能力和表演才能。但本课在检查小组成果时,我却发现学生的语言很单调,没有拓展性,跟我给他们的例子差不多,缺乏丰富性。这可能跟我课前渗透操练有关。
三、创设情境,巩固新知。在句型部分,本单元的主要话题是“谈论物品的归属”,即名词性物主代词。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在一定的情景下正确使用名词性物主代词。学生在理解其意思上没有太大的障碍,但在使用时却常常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混淆。我设计了送礼物和猜谜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并用原先已学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来带出名词性物主代词,并且在板书中作对比,学生能深刻理解两者的区别。最后让学生自己来说说形代和名代的区别就好了,以此加深他们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