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2018-03-22 21:23:46)
标签:

徽州清明饺

美食

旅游

图片

徽州三文鱼潘立昇

分类: 徽州记录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三月徽州,
草长莺飞。
阳春百日风在香,
正是尝鲜好时令。
欲食清香艾叶饺,
请到徽州竦口村。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我一直在揣测,
清朝那位极至吃货叫袁枚的,
他肯定没有尝过徽州歙东竦口的艾叶饺。
否则,
其私房菜谱:《随园食单》,
记载的就不是长得一坨坨的“青团”。
我尝过江浙数十种艾叶青团,
无论长相或是味道,
均逊于
徽州歙东竦口村的艾叶清明饺。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三月中旬,
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润,
雨过天晴,
春笋悄破土,艾叶抽嫩芽,
正是挖笋采艾最佳时,
这是大自然馈赠予人类最鲜美的食材。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歙东竦口村,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
野生的艾草,
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趁着和煦春光,
加入掐春采艾的队伍……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人间三月好,
怡然沐春光。
田间半时辰,
一篮芬芳归。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择拣的时候,
可以嗅到艾草在呼吸,
会产生一种久违的,
灵魂与泥土相融的感觉。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择拣后鲜嫩的艾叶,
沸水煮焯,
清水冲洗,
蜕去,
风尘与苦涩。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村妇程菊仙,
做了50余年的艾叶饺,
习惯了徽州的老传统。
净洁的艾叶置入石臼,
舂、又一舂,
艾叶被舂成了乡愁……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舂成浆后的艾叶,
置入柴火灶的大铁锅内,
一边翻搅,一边掺入米粉。
灶膛里的柴火正旺,
热烈地舔着锅底。
籼米粉与艾叶混合一起的味道,
弥漫在空气中
温暖、醇郁,
……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米粉与艾叶,
混合成的饺皮,
看着翠绿,
闻着清香,
吃着韧滑。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在铁锅里加温拌匀后,
上了案板揉面也是技术活。
行家里手揉出的面,
既不沾手又不松散,
方能做成皮薄馅厚的艾叶饺,
蒸熟不会破裂。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沙土里刚冒尖的春笋、
农家自制的的老豆腐、
留有阳光余温的咸肉、
还有香菇与野葱,
这些人间至味当馅料,
竦口清明饺岂能不消魂?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做好的清明饺,
放入笼屉中蒸煮。
硬柴烧旺火,
蒸气袅袅升腾,
约摸一刻钟,
一屉色翠绿、味清香的饺子熟了。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徽州传统做清明饺,
除了当场大块朵颐,
还要做几十上百个晾于竹匾中,
等凉了,存放竹篮里,
清明前后半月时间天天均可食。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一碗稀饭水、两三只清明饺,
就是一场荡气回肠的早餐。
籼米粉做皮的清明饺,
晾冷,
皮不硬且不沾牙。
煎过后,外焦里嫩,
咬一口,满口生香。
总是令人意犹未尽……


徽州至味:歙东艾叶饺
本篇组图拍摄于歙东竦口村坞龙小筑农家乐

(竦口村简介:位于黄山市歙县东乡桂林镇境内,是唐高宗永徽五年(654)至大历五年(770)圵野县县衙城邑,是绩溪县的起源地,绩溪有“中国徽菜之乡”的美誉,故竦口村的农家传统美食小吃名扬四乡八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