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龙门石窟

(2012-03-13 13:54:55)
标签:

旅游

分类: 风景旅行

 http://s11/bmiddle/a30e274egbb198593168a&690


 
 奉先寺全景
 
   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位于洛阳城郊的伊河两岸,景区面积9.63平方公里,这里两山对峙,风景秀丽,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下“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的佳句,便是龙门山色的最好佐证,千百年来令世人所向往。
 
   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分别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2007年5月获全国5A级景区称号。
 
   代表性的景点
 
   龙门风景名胜区内主要由伊水、东西两山、龙门石窟、香山寺、白园三大景点构成。
 
   1. 唐代的潜溪寺:因寺下有泉水涌流而得名“潜溪”,是唐代佛教较为典型的“西方三圣”造像石窟。
 
   2. 宾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北段,为北魏迁都洛阳(493年)以后,开凿的规模宏大、装饰富丽堂皇的皇家洞窟,工程自公元500年-523年,达24年中辍,仅中洞完成,为北魏后期的代表性洞窟。
 
 
http://s9/middle/a30e274egbb1987a24268&690

 
 宾阳南洞
 
 
 http://s10/middle/a30e274egbb1988f6fb99&690


 宾阳中洞
 
   3. 莲花洞:莲花洞亦建于北魏晚期,因洞中藻井为一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而名。与古阳洞、宾阳中洞并称龙门北魏三大窟。
 
   4. 北魏时的古阳洞:位于西山南部,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洞窟。著名的“龙门二十品”该洞居十九品。
 
   5. 万佛洞:位于龙门西山中部。洞作平顶方形,上雕一大莲花,周围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等纪年,既开凿于公元680年。洞内南北两壁上刻15000个小佛,故称为万佛洞。
 
 http://s12/middle/a30e274egbb198a08373b&690


 
 万佛洞
 
   6. 奉先寺:最具永恒的魅力,是龙门唐代洞窟中最大的一个洞窟。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高宗时期,公元675年完工,武则天曾以皇后身份“助脂粉钱两万贯”。奉先寺大像龛内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相丰满圆润,广额方颐、两耳下垂,神态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装饰富丽。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天王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群雕,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
 
http://s15/middle/a30e274egbb198acff79e&690

 
 
 奉先寺力士
 
   7. 看经寺:位于东山万佛沟北侧,是龙门最大的一个洞窟,现洞内存有环壁面下部浮雕29身罗汉像 (高约1.8米),形态各异,作风豪放,可能是禅宗的北宗(神秀系)弟子们所作的禅堂。
 
   8.夜游龙门:“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夜色中的龙门,在各色灯光下流光溢彩。华灯初上,泛舟伊河,在华丽、梦幻般的灯光中,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欣赏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现代照明技术的运用将传统雕刻佛像映照得生动传神。对奉先寺、万佛洞、莲花洞等十四个主要洞窟用灯光勾勒轮廓,采用金黄色的光线,使佛像“再塑金身”,彰显其华美和庄严;龙门东山的香山寺外围采用庭院照明灯,以幻化其空中楼阁的神秘;对其它小洞窟进行灯光修饰使其亮度辐射到整个山体,营造出比日间自然景观更具有神秘色彩的别致氛围,使中国的佛教文化在夜间大放异彩。
 
   9.香山寺 :位于龙门东山山腰,俯瞰伊水,与龙门石窟的西山窟区隔河相望,和白园有曲径相连,并肩邻立。其始建于北魏,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与伊阙山水,多次驾幸清幽雅致的香山寺,武氏曾在这里主持了一次诗会,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来为人所传颂的“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大诗人白居易放情于龙门山水,慕恋于香山寺清幽,居住于香山十八年,赋诗300余首,自号“香山居士”。
 
   香山寺其建筑古朴醇厚,错落有致,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大雄宝殿、御碑亭、蒋宗别墅、杨成武将军蒙难纪念厅等,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10.白园 :从香山寺往北大约500——600米来到白园,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
 
   白园位于龙门东山北端的琵琶峰下,入白园沿曲回盘旋的台阶50多级,便可蹬上琵琶峰。传说当年北魏孝文帝开凿龙门石窟时,文殊菩萨带众仙女乐队前来观看,一位弹琵琶的仙女因与凡间青年私奔,弃琵琶而去,形成了今天的琵琶峰。不过,我们更愿意相信,琵琶峰的得名,应取自长眠于此的大诗人白居易那首脍炙人口的长诗《琵琶行》。诗人精通音律,死后犹唱琵琶,当笑慰于九泉之下。
 
   这里有墓堤、诗廊、听伊亭,已成为各界来宾凭吊这一历史名人的重要之地。
 
   洛阳地域文化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所以自古以来洛阳既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历代帝王建都筑城的理想场所。
 
   洛阳历史悠久。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5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最兴盛时期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周易八卦在此发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孔子问礼至此,三班(班彪、班固、班昭)在此修成《汉书》,司马光在此编成《资治通鉴》,张衡在此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等;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许慎的《说文解字》,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鸿篇巨制,也无一不得助于洛阳这块沃土;东汉的“洛阳太学”学生逾3万人,为当时世界之最;晋人左思的《三都赋》名声之噪,曾使“洛阳纸贵”;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程颢、程颐二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无不在此留下享誉九州的名篇;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李贺、刘禹锡等,或生于此,长于此,或游历于此,终老于此,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
 
   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财富和供人凭吊的遗迹旧址。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释源”、“祖庭”;北部邙山有东周以来诸皇陵形成的我国最大的古墓葬群,已出土的40余万件极珍贵的文物,并建成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洛阳周围有五岳之一的嵩山名刹少林寺、中岳庙等,有白云山、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得在独厚的旅游资源,使洛阳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中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

一推网--专业打造网络营销一站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