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认知即反应
亦称行为模拟学派,认为智能行为的基础是“感知—行动”的反应机制。所以,智能,无需知识表示,无需推理。智能只是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表现出来,不应采用集中式的模式,而是需要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块与环境交互,以此来产生复杂的行为。
行为主义是如何出现的?人类的智能,甚至动物在对外界环境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能要比已有的机器人所表现的智能要灵活和自然的多。所以,一些机器人专家开始考虑应当向大自然中的生物学习,看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如何出色地完成机器人所无所适从的工作的。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智能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中间发展阶段。这种发展可以从很多动物身上看出来。所以,一些机器人专家认为,对这些较低层的生物智能的认识可能帮助我们认识人类较高层次的思想是怎么组织的。因此,与传统的人工智能研究相反,新的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策略,把注意力集中在处在现实世界中可以自主地执行各种任务的物理系统,比如移动机器人上。
由于传统人工智能集中在"推理"上,所以,在建造机器人时,采取的是"感觉-建模-计划-行动"(sense-model-plan-act)框架。正如前面所说,早期的机器人都被放置在简单的人工世界中,它们感觉这个世界,然后思考它,努力建立关于这个世界的二维或三维的模型。接着,它们根据这些模型做出计划,并通过这种计划使机器人产生获得特定目标的行为。
但布鲁克斯认为,机器人从感觉到行动完全不必如此复杂,只需要两个步骤就可以:即感觉,然后行动。机器人感觉到某种东西,然后对这种感觉做出反应,完全没有必要有"构建模型"和"做出计划"两步。如何把这种思想变为现实呢?布鲁克斯把机器人的不同行为看作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类似模块化的东西。机器人在给定时刻根据它的感官接受的信息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行为。本质上,机器人的行为类似一个巨大的有限状态自动机。关于机器人的环境和当前状态的信息将根据规则得到处理,这些规则并行地运行,而机器人的行为则从这些运行可能导致的一系列持续的活动中突现出来。
行为主义学派的兴起,表明了控制论、系统工程的思想将进一步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
三大主义,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人的自然智能,与人脑的思维模型有着对应的关系。粗略地划分,可以认为符号主义研究抽象思维,连接主义研究形象思维,而行为主义研究感知思维。研究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派、三条途径各有所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