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兰花--君子高洁情怀
(2022-05-27 08:27:53)赞兰花--君子高洁情怀
“兰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一直以来受到文人的喜爱。兰花外观纤巧柔弱但又倨傲孤僻,因此在文人的笔下,逐渐成为隐逸之士、幽谷佳人的代名词,象征着一种幽雅、坚贞、孤傲的精神。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人情感抒发的需求,兰花成为一个拥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意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兰花这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多元内涵:
孔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是“君子”,即内心具备仁爱之心,注重自身修养,坚持正路,保持自我,而兰花,卓尔独立,身怀异香却甘于寂寞,正是君子可贵品德的体现,因此也成为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君子”,正如他在《家语》中写道:“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气若兰兮长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等,将兰花与君子类比,认为君子要以兰花为修身立德的榜样。自孔子之后,历代文人也都视兰花为正人君子,如陶渊明在《幽兰》中写道:“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诗中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再如如宋代刘克庄的《兰》中“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采用拟人手法描写了兰花的不浮躁喧嚣,而且具有孤傲高洁的品质,以此比拟兰花为孤傲高洁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