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老街”之夜
2016年8月,青甘大环线自驾时戴的面罩,这次又用上了
2022年的暑假,注定是个难忘的假期。这个暑假,是孩子结束中考后“放汤”的日子,也是安排初中毕业旅行的假期,更是在新冠疫情夹缝中抢时间的假期。疫情进入第三年了,却丝毫看不到结束的迹象,相反,对人们日常生活,尤其是出行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困扰。
和去年的广西之行一样,今年的出行也只能待机而动,根本无法像往年那样提早半年定好行程。去哪,什么时间出发,都只能看哪儿暂时安全就去哪;当然还得看自己城市的情况。无锡今年也不太平,几波疫情,到7月初都没消停,想走,人家也不欢迎啊。直到7月下旬,才买了几天后去云南的机票,又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7月30日13:39
,硕放机场排队安检
7月30日(周六),13:00出头到了硕放机场。出门不久开始飘雨,到机场后,雨越下越大。原来15:50
飞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航班,一直迟迟不见踪影。广播里最怕听到的那个女声,还是报到了自己的航班:“我们抱歉地通知您......”
14:15
一场大暴雨,航班备降到扬州去了
16:30,预计要到17:30左右才能飞了
从硕放机场出发,最大的好处是方便;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航班常常会延误。当然,这次只能怪老天爷,人家航班从云南飞过来挺准时,谁让你下这么大的雨,弄得人家只能备降到扬州去了。想想现在在机上的乘客,肯定比咱们着急吧。当然,要是第一次坐飞机的话,那倒是免费多坐了一回飞机,肯定挺兴奋的。
16:55,雨早停了,飞机终于到了
17:18,登机,机舱内的遮阳板必须关上
18:00出头,飞机起飞了,飞离机场后可以打开遮阳板了
比原计划多等了两个小时出点头,其实还算挺顺利的了。有一年在成都飞九寨沟,那是从大清早一直等到黄昏,人都傻了。
现在瑞丽航空成了咱无锡自家的了,从无锡去云南确实是最方便的。像我们一家这样选择硕放机场,选择“苏南瑞丽航空”的游客真不少,航班是满座的。大伙儿都憋坏了,有机会可以出去,有地方可以去,都不会放过吧。
20:45,昆明长水机场到了,真凉快
21:20,出机场必须做完核酸
21:40,排队20分钟后,一家人都做完了核酸。小伙子排错了队,排了个两队人马最后并成一队的,又不肯跑到我们身前“插队”,耽搁了一些时间。
21:45,从机场坐地铁去酒店
22:30,入住南屏步行街的桔子酒店
这家桔子酒店,价格不便宜,800多一晚。仅从房间的角度看,性价比并不高。但酒店位置实在太好了,出门就是地铁,而且离今晚要逛的“昆明老街”咫尺之遥。犹豫了两天,还是选了它,作为过渡酒店,实在有点贵了。
22:50,出门走个几分钟就到“昆明老街”了
在昆明的这一晚,在翠湖和老街之间进行了选择。想想翠湖回程时,在昆明的两天总要去的,今天这一晚,就体验一下“昆明老街”的夜生活吧。虽然感觉和众多城市先后打造的所谓“老街”差不多,但毕竟这里还保留了昆明的一些老建筑,留下了一丝“乡愁”,值得走一走。
22:55,老街上的“抗战胜利纪念堂”
在老街上没走几步,就看见“抗战胜利纪念堂”了。据说“胜利堂”是建在了大清云贵总督府的旧址上,1944年动工兴建,最初名为“志公堂”,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改为“抗战胜利纪念堂”。
晚上,这里自然大门紧锁。首先映入眼帘的那四根石柱,一看就气度不凡,有时代感。里面唯一可以看见的,是“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95年2月24日建成的。
纪念堂大门前的“月牙楼”
“纪念堂”门前有左右对称的两栋老楼,这可是现在昆明最网红的时尚打卡地。这个建筑,和上海武康路上的“诺曼底楼”很像,就是小了点,细了点,弯了点。据说昆明青年称之为“爱的转角”、“转角遇到爱”,成了昆明最有浪漫情调的历史文化建筑。
这两栋建筑名为“月牙楼”,始建于1944年,是“胜利堂”建筑群之一。当年的设计师真了不得——其设计理念,是一个我们常用的胜利标志“V”,两栋建筑以弧形弯曲成一个胜利手势。后来,老昆明人觉得它更像个酒杯,喜欢称之为“酒杯楼”。现在这楼楼下开了不少网红店,楼上成了昆明的一家精品酒店。但由于楼型的限制,房型偏小,没有家庭房,不然就住这儿了。
23:00,昆明老街已渐渐冷清下来
走到老街中心时,多数店家已在打扫准备关门了,街上游客也不多了。想找个饭店吃点夜宵,可惜转了一圈,小家伙都没中意的,只得作罢。
随意闲逛,各个城市的“老街”都差不多
23:20,老街的夜生活在城市上空
正纳闷这昆明的夜生活不该这么快结束呀,忽地发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都往一个方向走。跟着他们上了一处沿街店铺的三楼,一出电梯,眼前五光十色,人头攒动,原来酒吧全在这屋顶上呢!
孩子现在对逛街越来越没兴趣了,早早地一个人回酒店了。我和翀妈也实在对烧烤之类的没胃口,索性酒店楼下便利店买了三包方便面。很久没吃了,垃圾食品,偶尔吃吃,一家人挺快乐的。
24:00,回到酒店
凌晨1:30,酒店阳台上吹风,飘起了雨丝,凉得有点坐不住了。酒店对面的苏式老建筑,很眼熟,似乎是当年看“滇王金印”的省博,一查还真是故人来了。
2022云南毕业旅行之一
“昆明老街”之夜
2022年的暑假,注定是个难忘的假期。这个暑假,是孩子结束中考后“放汤”的日子,也是安排初中毕业旅行的假期,更是在新冠疫情夹缝中抢时间的假期。疫情进入第三年了,却丝毫看不到结束的迹象,相反,对人们日常生活,尤其是出行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困扰。
和去年的广西之行一样,今年的出行也只能待机而动,根本无法像往年那样提早半年定好行程。去哪,什么时间出发,都只能看哪儿暂时安全就去哪;当然还得看自己城市的情况。无锡今年也不太平,几波疫情,到7月初都没消停,想走,人家也不欢迎啊。直到7月下旬,才买了几天后去云南的机票,又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7月30日(周六),13:00出头到了硕放机场。出门不久开始飘雨,到机场后,雨越下越大。原来15:50 飞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航班,一直迟迟不见踪影。广播里最怕听到的那个女声,还是报到了自己的航班:“我们抱歉地通知您......”
从硕放机场出发,最大的好处是方便;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航班常常会延误。当然,这次只能怪老天爷,人家航班从云南飞过来挺准时,谁让你下这么大的雨,弄得人家只能备降到扬州去了。想想现在在机上的乘客,肯定比咱们着急吧。当然,要是第一次坐飞机的话,那倒是免费多坐了一回飞机,肯定挺兴奋的。
比原计划多等了两个小时出点头,其实还算挺顺利的了。有一年在成都飞九寨沟,那是从大清早一直等到黄昏,人都傻了。
现在瑞丽航空成了咱无锡自家的了,从无锡去云南确实是最方便的。像我们一家这样选择硕放机场,选择“苏南瑞丽航空”的游客真不少,航班是满座的。大伙儿都憋坏了,有机会可以出去,有地方可以去,都不会放过吧。
21:40,排队20分钟后,一家人都做完了核酸。小伙子排错了队,排了个两队人马最后并成一队的,又不肯跑到我们身前“插队”,耽搁了一些时间。
这家桔子酒店,价格不便宜,800多一晚。仅从房间的角度看,性价比并不高。但酒店位置实在太好了,出门就是地铁,而且离今晚要逛的“昆明老街”咫尺之遥。犹豫了两天,还是选了它,作为过渡酒店,实在有点贵了。
在昆明的这一晚,在翠湖和老街之间进行了选择。想想翠湖回程时,在昆明的两天总要去的,今天这一晚,就体验一下“昆明老街”的夜生活吧。虽然感觉和众多城市先后打造的所谓“老街”差不多,但毕竟这里还保留了昆明的一些老建筑,留下了一丝“乡愁”,值得走一走。
在老街上没走几步,就看见“抗战胜利纪念堂”了。据说“胜利堂”是建在了大清云贵总督府的旧址上,1944年动工兴建,最初名为“志公堂”,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改为“抗战胜利纪念堂”。
晚上,这里自然大门紧锁。首先映入眼帘的那四根石柱,一看就气度不凡,有时代感。里面唯一可以看见的,是“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95年2月24日建成的。
“纪念堂”门前有左右对称的两栋老楼,这可是现在昆明最网红的时尚打卡地。这个建筑,和上海武康路上的“诺曼底楼”很像,就是小了点,细了点,弯了点。据说昆明青年称之为“爱的转角”、“转角遇到爱”,成了昆明最有浪漫情调的历史文化建筑。
这两栋建筑名为“月牙楼”,始建于1944年,是“胜利堂”建筑群之一。当年的设计师真了不得——其设计理念,是一个我们常用的胜利标志“V”,两栋建筑以弧形弯曲成一个胜利手势。后来,老昆明人觉得它更像个酒杯,喜欢称之为“酒杯楼”。现在这楼楼下开了不少网红店,楼上成了昆明的一家精品酒店。但由于楼型的限制,房型偏小,没有家庭房,不然就住这儿了。
走到老街中心时,多数店家已在打扫准备关门了,街上游客也不多了。想找个饭店吃点夜宵,可惜转了一圈,小家伙都没中意的,只得作罢。
正纳闷这昆明的夜生活不该这么快结束呀,忽地发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都往一个方向走。跟着他们上了一处沿街店铺的三楼,一出电梯,眼前五光十色,人头攒动,原来酒吧全在这屋顶上呢!
孩子现在对逛街越来越没兴趣了,早早地一个人回酒店了。我和翀妈也实在对烧烤之类的没胃口,索性酒店楼下便利店买了三包方便面。很久没吃了,垃圾食品,偶尔吃吃,一家人挺快乐的。
凌晨1:30,酒店阳台上吹风,飘起了雨丝,凉得有点坐不住了。酒店对面的苏式老建筑,很眼熟,似乎是当年看“滇王金印”的省博,一查还真是故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