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泰伦生物学小知识
(2015-05-12 09:35:11)
标签:
转载 |
分类: 泰伦虫族 |
-首先记住,所有对泰伦生物的描述和设定都是以人类帝国的第二人称视角进行的。对人类来说,泰伦生物太过神秘,对其的研究非常有限。所以任何对泰伦生物生态的分类和总结都是以记录在案的帝国资料为基础的。没被记录和观测到的泰伦生态现象数不胜数,加之泰伦战争的惨烈程度很容易令一些资料和实际情况出现偏差,所以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一旦GW吃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虫巢意志篇
-泰伦生物是一个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整体,这些个体包括小到撕裂虫群大到虫巢母舰。所有泰伦生物由类似灵能的亚空间能量连接,组成庞大的信息处理网络,这个网络被称为虫巢意志。
-节点生物的作用是作为连接低级个体的中继站,但究竟是先有庞大的低级虫群从而通过节点生物汇集成虫巢意志,还是先有虫巢意志再通过节点生物控制庞大虫群,这个问题还是个谜。
-根据不同战区的报告来看,每个虫巢舰队都是一个独立的局域网,也就是说虫巢意志的感知范围是以舰队为单位的。同时根据codex年表中的描述,如果一个舰队的泰伦个体接触另一舰队,两个舰队的虫巢意志可以融合,共享知识和感知。
-根据某小说中人类抗击虫巢的描述,虫巢意志的融合可以通过自然或人为手段进行隔离,从而达成同时存在两个虫巢意志并将互相视为进食对象的效果。但是,两个或多个虫巢舰队开战并不影响虫巢意志融合的最终结果,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虫巢意志在亚空间表现为“亚空间阴影”。根据设定的描述,一个正常有情绪的生物在亚空间的投影是一个亮光,而虫群的投影则是一片暗影。根据各种小说中的描述,亚空间阴影通常表现为对相对低级的凡间灵能者的毁灭性影响,而对恶魔影响似乎不是很大,充其量表现为灵能的使用受阻。
-至少从目前所有的资料来说,虫巢意志没有性格,没有情绪,不会交流。虫巢意志只会在本能进食过程中接受所有可能的情报,然后分析其是否会妨碍进食,如果不妨碍就忽略,如果妨碍就想办法将其消灭。
-根据对基因窃取者教派中人类/基贼混血及后代的研究,混血生物可以感受到虫巢意志的存在并接受其指挥,同时又保持着相对完整的个体意志和求生本能。所以理论上,一名基贼教巫师是可能把虫巢意志的想法“翻译”给人类的。但是由于这种研究的个例稀少且感受过于主观,虫巢意志究竟能不能真的和其他种族生物交流还是个不确定的事情。
泰伦生物篇
-目前所有具象的泰伦生物设定都来自于泰伦codex及相关扩展、帝国装甲系列、已经绝版的Epic系列以及年代久远的40k集换卡牌。
-个别品种的泰伦生物由于“记录模糊”不论从造型还是设定都会随着模型更新而产生很大不同。比如角型炮虫等3只Epic超级巨兽,根据3版codex的图表是划在蛇虫系下的,而根据6版codex更新,他们变成了类似刽子手的6肢造型,还降级成了普通巨兽。
-根据3版codex描述,泰伦生物具有吸收和重组猎物基因的能力,从而产生新品种的泰伦生物。其中孢子雷和抛雷兽的基因模板便是来自于兽人(这解释了孢子的概念,以及抛雷兽那张与其他泰伦生物风格不符的兽人脸),脑虫是吸收了灵族基因的产物(善于运用灵能),而暴君保镖则来源于阿斯塔特(仅仅表现为皮比较厚???)!
-除了3版codex,再没有资料表示过类似的吸收猎物基因产生的实例,同时后续版本的codex也再没有提及过孢子雷、脑虫、暴君保镖这种特殊的身世,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GW吃了书,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认为这种新品种产生只是一种稀有的突变行为。
-除了大费周章地生产全新的品种,泰伦生物更善于小规模调整已有生物的生理特征来适应更多情况。codex中提到的戈尔贡虫巢便是以快速孵化、快速进化见长,但这样的副作用是难以积累足够的生物能源生产大量巨型生物。所以能快速进化的虫群也意味着大型生物比较稀少。
-由于虫巢意志可以互通有无,一些有用的“设计图”可以通过接触被不同的舰队传播开。比如5版codex中的伊姆加尔基因窃取者所携带的特殊突变基因,就在6版codex中成为了可以被重点泰伦生物选择携带的升级(虽然在桌面游戏中并没有什么卵用)。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任何一个虫巢舰队都可看到老独眼。
-大部分泰伦生物都具有6肢,两条后腿和两对前爪,但这并不是一定之规。大型泰伦生物的胸腔上通常都带有可以独立活动的尖刺,其中有些发育成熟的尖刺具有完整的肢体结构。这样的肢体在泰伦生物的脸颊上也同样常见。
-根据Xenology的解剖资料究得知,泰伦生物属于外骨骼生物,其体内塞满了类似肺叶、消化道等常规生物的脏器和各种不明功能的器官,以泰伦生物的风格来看,甚至不能保证这里所有的器官都是有用的。解剖一个泰伦生物是极其危险的,未知脏器里永远不乏酸液、毒气等致命成分,而最危险的是没人知道一个泰伦生物是不是真的已经死了,目前没有任何一次对泰伦生物的解剖实验不造成人员伤亡的。
-泰伦生物的几丁质外壳会根据具体生长环境中矿物质成分不同而展现不同的颜色和硬度,同时可以根据时间自行增厚变硬。4版codex中表示泰伦生物不存在蜕壳行为,而是随着生体的长大,外壳会被自然撑裂,然后新的扩展外壳会迅速生长以覆盖裂缝,所以理论上存活越久的泰伦生物体型越大、甲壳越厚。
-根据安菲利昂计划透露的资料,虽然大部分泰伦生物被设计为一次性的消耗品而不具备性器官,但脱离了虫巢母舰泰伦生物确实具有繁衍的能力。被隔离的泰伦生物群甚至可以迅速自行进化出适应环境的后代,并形成新的虫巢意志和亚空间阴影。这种能力是特例还是普遍存在尚不明了。
-泰伦生物个体的寿命不明。由于泰伦生物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个体意志,且躯体可以随时被虫巢母舰回收重造,所以每个泰伦生物的理论寿命都是与虫巢意志同样的。人类不知道虫巢舰队在进入银河系前在虚空中漂流了多久,也不知道在进入虚空前虫巢舰队经历了多少银河,所以虫巢意志的寿命究竟有多大完全无法估计,但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也应该远超数万年。
共生体篇
-泰伦的大部分武器都是共生体生物,它们寄生在泰伦生物的肢体上汲取养分。这种寄生体通常是一群微型泰伦生物的巢穴,通过宿主的生物信号激活使寄生体发生痉挛,喷射出其中的微型生物达成类似设弹枪械远程攻击的效果。
-共生武器的种类繁杂无法分类,生长过程和具体生态全都不明。可以确认的是,大部分共生武器在泰伦生物处于孵化囊时就已经和身体连接了。
-共生体中除了比较常见的钻肉虫、嗜脑虫、胸腔虫群这类虫群生物,还存在一些寄生植物类武器。如泰伦荆棘炮系列便是通过寄生植物射出可展开荆棘网的植物种子来对敌人进行压制。
-根据codex中的描述,共生体生物大部分遵循本能行为,也有一些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有些甚至比宿主更“聪明”。比如4版具有“敏锐感观”的刽子手和5版的角型炮虫都是被寄生武器反向控制的泰伦生物,共生体的神经突触可以深入宿主大脑接管身体的控制权,把宿主变成傀儡。
-共生生物和虫巢意志的关系尚不明了,目前只知道控制泰伦生物大脑的共生体同样可以接受虫巢意志的控制,至于共生武器是否可以寄生其他种族生物还不得而知。
-在早期的codex和桌游设定中,泰伦族群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共生生物。这些生物是一些独立的种群,出于各种目的与虫巢进行“合作”来达成共生。其中最著名的名为Zoat。这是一种独立的外星半人马型种族,穿戴具有科技感的非生化装备。Zoat生活在虫巢母舰中,在母舰跨越虚空的漫长休眠中负责处理杂事并进行警戒。在后来的版本中这类生物的设定就被GW吃了。
虫巢意志篇
-泰伦生物是一个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整体,这些个体包括小到撕裂虫群大到虫巢母舰。所有泰伦生物由类似灵能的亚空间能量连接,组成庞大的信息处理网络,这个网络被称为虫巢意志。
-节点生物的作用是作为连接低级个体的中继站,但究竟是先有庞大的低级虫群从而通过节点生物汇集成虫巢意志,还是先有虫巢意志再通过节点生物控制庞大虫群,这个问题还是个谜。
-根据不同战区的报告来看,每个虫巢舰队都是一个独立的局域网,也就是说虫巢意志的感知范围是以舰队为单位的。同时根据codex年表中的描述,如果一个舰队的泰伦个体接触另一舰队,两个舰队的虫巢意志可以融合,共享知识和感知。
-根据某小说中人类抗击虫巢的描述,虫巢意志的融合可以通过自然或人为手段进行隔离,从而达成同时存在两个虫巢意志并将互相视为进食对象的效果。但是,两个或多个虫巢舰队开战并不影响虫巢意志融合的最终结果,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虫巢意志在亚空间表现为“亚空间阴影”。根据设定的描述,一个正常有情绪的生物在亚空间的投影是一个亮光,而虫群的投影则是一片暗影。根据各种小说中的描述,亚空间阴影通常表现为对相对低级的凡间灵能者的毁灭性影响,而对恶魔影响似乎不是很大,充其量表现为灵能的使用受阻。
-至少从目前所有的资料来说,虫巢意志没有性格,没有情绪,不会交流。虫巢意志只会在本能进食过程中接受所有可能的情报,然后分析其是否会妨碍进食,如果不妨碍就忽略,如果妨碍就想办法将其消灭。
-根据对基因窃取者教派中人类/基贼混血及后代的研究,混血生物可以感受到虫巢意志的存在并接受其指挥,同时又保持着相对完整的个体意志和求生本能。所以理论上,一名基贼教巫师是可能把虫巢意志的想法“翻译”给人类的。但是由于这种研究的个例稀少且感受过于主观,虫巢意志究竟能不能真的和其他种族生物交流还是个不确定的事情。
泰伦生物篇
-目前所有具象的泰伦生物设定都来自于泰伦codex及相关扩展、帝国装甲系列、已经绝版的Epic系列以及年代久远的40k集换卡牌。
-个别品种的泰伦生物由于“记录模糊”不论从造型还是设定都会随着模型更新而产生很大不同。比如角型炮虫等3只Epic超级巨兽,根据3版codex的图表是划在蛇虫系下的,而根据6版codex更新,他们变成了类似刽子手的6肢造型,还降级成了普通巨兽。
-根据3版codex描述,泰伦生物具有吸收和重组猎物基因的能力,从而产生新品种的泰伦生物。其中孢子雷和抛雷兽的基因模板便是来自于兽人(这解释了孢子的概念,以及抛雷兽那张与其他泰伦生物风格不符的兽人脸),脑虫是吸收了灵族基因的产物(善于运用灵能),而暴君保镖则来源于阿斯塔特(仅仅表现为皮比较厚???)!
-除了3版codex,再没有资料表示过类似的吸收猎物基因产生的实例,同时后续版本的codex也再没有提及过孢子雷、脑虫、暴君保镖这种特殊的身世,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GW吃了书,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认为这种新品种产生只是一种稀有的突变行为。
-除了大费周章地生产全新的品种,泰伦生物更善于小规模调整已有生物的生理特征来适应更多情况。codex中提到的戈尔贡虫巢便是以快速孵化、快速进化见长,但这样的副作用是难以积累足够的生物能源生产大量巨型生物。所以能快速进化的虫群也意味着大型生物比较稀少。
-由于虫巢意志可以互通有无,一些有用的“设计图”可以通过接触被不同的舰队传播开。比如5版codex中的伊姆加尔基因窃取者所携带的特殊突变基因,就在6版codex中成为了可以被重点泰伦生物选择携带的升级(虽然在桌面游戏中并没有什么卵用)。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任何一个虫巢舰队都可看到老独眼。
-大部分泰伦生物都具有6肢,两条后腿和两对前爪,但这并不是一定之规。大型泰伦生物的胸腔上通常都带有可以独立活动的尖刺,其中有些发育成熟的尖刺具有完整的肢体结构。这样的肢体在泰伦生物的脸颊上也同样常见。
-根据Xenology的解剖资料究得知,泰伦生物属于外骨骼生物,其体内塞满了类似肺叶、消化道等常规生物的脏器和各种不明功能的器官,以泰伦生物的风格来看,甚至不能保证这里所有的器官都是有用的。解剖一个泰伦生物是极其危险的,未知脏器里永远不乏酸液、毒气等致命成分,而最危险的是没人知道一个泰伦生物是不是真的已经死了,目前没有任何一次对泰伦生物的解剖实验不造成人员伤亡的。
-泰伦生物的几丁质外壳会根据具体生长环境中矿物质成分不同而展现不同的颜色和硬度,同时可以根据时间自行增厚变硬。4版codex中表示泰伦生物不存在蜕壳行为,而是随着生体的长大,外壳会被自然撑裂,然后新的扩展外壳会迅速生长以覆盖裂缝,所以理论上存活越久的泰伦生物体型越大、甲壳越厚。
-根据安菲利昂计划透露的资料,虽然大部分泰伦生物被设计为一次性的消耗品而不具备性器官,但脱离了虫巢母舰泰伦生物确实具有繁衍的能力。被隔离的泰伦生物群甚至可以迅速自行进化出适应环境的后代,并形成新的虫巢意志和亚空间阴影。这种能力是特例还是普遍存在尚不明了。
-泰伦生物个体的寿命不明。由于泰伦生物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个体意志,且躯体可以随时被虫巢母舰回收重造,所以每个泰伦生物的理论寿命都是与虫巢意志同样的。人类不知道虫巢舰队在进入银河系前在虚空中漂流了多久,也不知道在进入虚空前虫巢舰队经历了多少银河,所以虫巢意志的寿命究竟有多大完全无法估计,但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也应该远超数万年。
共生体篇
-泰伦的大部分武器都是共生体生物,它们寄生在泰伦生物的肢体上汲取养分。这种寄生体通常是一群微型泰伦生物的巢穴,通过宿主的生物信号激活使寄生体发生痉挛,喷射出其中的微型生物达成类似设弹枪械远程攻击的效果。
-共生武器的种类繁杂无法分类,生长过程和具体生态全都不明。可以确认的是,大部分共生武器在泰伦生物处于孵化囊时就已经和身体连接了。
-共生体中除了比较常见的钻肉虫、嗜脑虫、胸腔虫群这类虫群生物,还存在一些寄生植物类武器。如泰伦荆棘炮系列便是通过寄生植物射出可展开荆棘网的植物种子来对敌人进行压制。
-根据codex中的描述,共生体生物大部分遵循本能行为,也有一些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有些甚至比宿主更“聪明”。比如4版具有“敏锐感观”的刽子手和5版的角型炮虫都是被寄生武器反向控制的泰伦生物,共生体的神经突触可以深入宿主大脑接管身体的控制权,把宿主变成傀儡。
-共生生物和虫巢意志的关系尚不明了,目前只知道控制泰伦生物大脑的共生体同样可以接受虫巢意志的控制,至于共生武器是否可以寄生其他种族生物还不得而知。
-在早期的codex和桌游设定中,泰伦族群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共生生物。这些生物是一些独立的种群,出于各种目的与虫巢进行“合作”来达成共生。其中最著名的名为Zoat。这是一种独立的外星半人马型种族,穿戴具有科技感的非生化装备。Zoat生活在虫巢母舰中,在母舰跨越虚空的漫长休眠中负责处理杂事并进行警戒。在后来的版本中这类生物的设定就被GW吃了。
前一篇:潘多拉战役(lex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