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老街寻烧卖

标签:
图片江南水乡古镇老街美食 |
分类: 旅游休闲 |

盛泽自明代中叶后,随着丝绸生产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渐增,至明末清初已是“商业辐辏,烟火万家”,“其繁华喧盛,实邑中第一”。乾隆五年(1740),确定盛泽镇由五圩组成,五圩均有民房街坊,镇区纵横达二、三华里。肉馅烧卖是苏州盛泽古镇著名的点心,寻小吃还要写篇文章?当然!古镇、老街、石桥、旧宅、传统美食,都是文化!!!
据《盛湖志》记载,今舜湖中路的北南两侧,如今的马路中央原是条被填没的市河。原来市河两边为石板街道,街面临河一侧称为“下滩”,筑较浅之两层小楼,下设铺面,上为住家。街道内侧称为“上滩”,通常前为两三间门面的大商铺,后边则是深宅大院。市河横贯东西,长约一公里。在市河两岸,形成南北两大街,闹市偏于东部,店铺鳞次栉比。市河上架有五座石拱桥,古有“五桥晴市”之誉。
如今沿舜湖中路,从东方广场朝东到平桥。南側就是乌新桥烧卖店。盛泽镇由五圩组成,五圩均有民房街坊,建有五坊。其中尚义坊,于同治三年(1864)修在东肠圩乌新桥堍(今废)。幸亏乌新桥浜没有被填埋,是盛泽镇东南片保留的古街坊,有老街、石桥、旧宅,当然还有美食!
乌新桥烧卖店铺已有40多年,如今还保留着传统风味。烧卖皮采用纯手工擀制花边,使得烧卖外观精美。烧卖汤汁十足,口感鲜嫩,其配汤与其他烧卖店有所不同,选用的是酱油汤,味道更加鲜美。店铺面积不大,环境比较差,还保留了土灶等设施设备,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有极富年代感的体会。
东秀桥 俗称乌新桥,跨东肠、西肠两圩。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建。清道光十年(1830)重建。

旧时盛泽有九条河。50年代后期,有些河道淤塞,积水污浊。政府填平了秀才浜、思古浜、阳春浜、归家浜、北浜、中浜、红木浜、姚家坝、小庙港等。这是中浜的一户人家,以前门前的河流通乌新桥浜。







盛泽镇是“绸丝牙行千百余家”的绸市。染坊弄,曾经是主要的丝绸生产工场。


永清桥 俗称南新桥,跨东肠、西肠两圩。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建。乾隆二十年(1755)易石。
肉馅烧卖是苏州盛泽古镇著名的点心,许多食客也是慕名而来。笔者从舜湖中路(曾经是盛泽最主要的市河)走来,沿乌新桥河浜走到目澜湖。寻美食,也是寻古迹。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