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石路一条河

标签:
图片阊门外史话水巷桥梁廊桥 |
分类: 说古道今 |

自古以来,苏州阊门外的命运也很坎坷。金兵南侵、蒙古人入主、张士诚兵败、清军屠城、咸丰战乱、日寇飞机石路轰炸……留下的都是瓦砾焦土。每次劫难过后,阊门外虽然得以恢复,但风光却很难再继。唯有那烧不掉的河浜石驳,会诉说它们远久的历史。
河埠是苏州水乡独特的景观,临水民居建筑在河埠岸上。在构造上许多民居河埠都比较随意,因地制宜,或长或短,或直或曲,或大或小,石头制作也有粗细。岸上的建筑千姿百态,建筑下的河埠排列也不尽相同。今天若要给古居遗迹测量,只要看河埠尺寸即可。


在苏州水巷里,花样别致的河埠,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有的人家建有通道,将河水引入自家屋内,河埠就在屋子里头。若通道足够大,还能进出小船,十分方便。人们常见的民居河埠,是用条石崁入河驳岸中,挑出石级,凌空而架,斜斜地插入水面。江南佳人拾级下河汰洗的水乡场景,别有一番风情。



苏州石路一条河就是

江南苏州多水多柔,在那烟雨朦胧的季节,撑着伞在雨帘中走上普安桥,自然就会停下。不是因为太多的眷恋而束缚了脚步,只是这眼前的河畔小巷,深遂幽长;廊桥和合窗后,像是躲着一个姑娘,在阅读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忧愁的雨会发生什么?雨巷偶有行人走过,一对母子撑着油布伞,缓缓走来。都说江南多出佳人,雨中萍水相逢,与佳人邂逅是多少诗人的梦想。但这雨巷中,一老一小打着雨伞的场景,更有生气,更有情调。这是20年前鸭蛋桥浜的风景!当人们还未尽心观赏,雨幕已经落下!现代城市建设的速度,让人们无奈走出雨巷!留住乡愁在心里……


据相关资料介绍,普安桥位于苏州市阊门外上塘街,跨鸭蛋桥浜。桥始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修。桥拱净跨4.5米,矢高3.6米。其最大特色是桥洞由南、北两组拱券并列组合,成隧洞状。桥面中部宽达21.2米,并于北侧上部建南向关帝庙一座。桥南10米处原设有跨河方戏台一座,与庙门相对,桥畔为青龙关,成为城外一大景观。庙尚存,惜戏台和关已陆续废毁。普安桥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鸭蛋桥浜王宅】

王宅长孙是笔者同学,其祖父在阊门外开有数家烟纸店。祖母十分疼爱大孙子,兄弟姐妹5人吃饭时,每人饭碗上一块红烧肉。等米饭吃完时,老同学却常在碗底发现另一块肉......看起来,以前苏州大户人家也得精打细算。
王宅廊桥南是【鸭蛋桥】
连接城外大马路的【万源桥】是鸭蛋桥浜上最宽的桥,
清末大马路通车以后,商贸在此桥附近发展,“阊门外鸭蛋桥一带,尤为胜地。女闾栉比,剧场相望。选色徵歌,纸醉金迷。”鸭蛋桥浜有众多知名店家:有京菜馆久华楼、苏帮菜馆大庆楼、新太和、
【庆善桥】
庆善桥南,以前跨鸭蛋桥浜的桥,还有【同安桥】、【永惠桥】、【未名桥】、【永福桥】、【接仙桥】、【积善桥】、【平安桥】
1921年,在苏州、上海经营蜜饯业的张祥丰号,在鸭蛋桥浜河西(今石路永福桥南兵营处)置地70多亩,大量种植梅树、桃树等数千花果树,渐渐地形成一个园林,俗称张家花园,既美化了当地环境,又为蜜饯生产提供原料。详见博文《阊门外翕圃赏梅》。
【鸭蛋桥浜】又称淮阳河。过去,河西朝南沿兵营围墙,是泥墙茅屋棚户区。【淮阳路】
网络资料一:永福桥下的河,据说有个美丽的名字,叫作桃花江。桃花江畔是美人窝,旧时的阿黛桥附近,妓女出没,永福桥畔也多莺莺燕燕。过去也是禁毒的鸦片重灾区。资料二:苏州有几大惊悚之地,其中之一有鸭蛋桥。很多人都说很恐怖,但具体怎么个恐怖法不得而知,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走走看,据说不要一个人难免孤独,最好结伴。想寻求刺激的话,可以互相讲鬼故事,看谁先被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