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桥市镇旧时有2座桥,即跨济民塘的沈垫桥和街南端的助龙桥。沈垫桥最早原为小木桥。辛亥革命前,由镇民合议重建沈垫桥,并筹资实施。建成的沈垫桥为石质拱形桥,桥面略窄一些,两边无围栏,后来装上了铁管桥栏。1968年拓宽济民塘河道,拆除部分河边房屋和沈垫桥,将桥北移50米建成新桥(又称胜利桥)。其老桥顶盘石被铺在新桥东堍,由此证明古石拱桥沈桥确实存在过。
如今,新桥以北,又再建了汽车公路桥、高速公路桥、高速铁路桥。现代化交通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然而,沈桥地处阳澄湖西岸,村镇建设还是比较落后。
解放前,沈桥镇沿河老街有茶馆13家。民国9年(1920)前开业的有王和尚等5家茶馆,后有顾记等茶馆。有些茶馆还不定期地开设赌场和书场,以招徕顾客。沈桥镇裕元、协盛2家米行,均自办碾米厂,经营米麦。镇上还有徐同泰、仪盛、新鼎茂等酒酱店。各店都用米酿酒,自产自销。协昌祥专售南北货。还有屠家开的小百货店,另有协盛祥棉布店。沈桥镇解放前无饭店,抗战期间开的陈水良面店和朱林林、汤金元2家大饼店。沈桥镇无糖业店,在酒酱店内兼营糖果和香烟。沈桥镇老街仅有潘明桥1家肉店,顾永康一家鱼摊。豆腐店却有沈彬、孙阿炳等4家。当时豆腐店都有作坊,人工磨制豆浆,制成豆腐、油豆腐、油片、百叶等成品,到店里售卖,或摆摊售卖。沈桥镇的2家铁匠店,内设置风炉,店主及学徒自己动手,打制各种小铁农具,在店内出售谋生。沈桥镇中药店有天和堂、生生堂、锦和堂等。

济民塘道又称苏虞东线,为途经太平镇境内的一条6级支线航道。航道自陆巷起向南经湘城、太平桥、鸟船浜、沈垫桥、五潨泾达东曹庄渔簖(苏州)。1956年,开通消泾至苏州航班,轮船每日早晨从消泾起航,途经官泾、沺泾、湘城、濮度庵、太平桥、鸟船浜、沈垫桥、井亭桥、坝基桥到苏州娄门(后到平门轮船站)。同年,苏州至常熟东门客运航班(又称浒浦班)通航,航班早晨在苏州娄门(后为苏州平门站)开出,途经坝基桥、井亭桥、沈垫桥、太平桥、湘城、陆巷到常熟东门。以上两航班每天对向往返一次。在太平境内设沈垫桥、鸟船浜、太平桥三个停靠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