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解苏州自喜》
自喜天教我少缘,家徒行计两翩翩。
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
僮仆减来无冗食,资粮算外有余钱。
携将贮作丘中费,犹免饥寒得数年。
有禄以赡其家,有才以传於后,香山自视,固已独有千古,权位势利,曾不足当其一唾,岂徒以明哲保身为得策耶?白居易在苏州期间,也是拿工资吃饭。当时苏州的生活水平如何呢。唐太宗贞观(627)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713)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白居易生活在772年~846年间,也就基本可以计算出当时的经济状况。
唐穆宗长庆二年,白居易出任杭州。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此时的薪水有多少?让他的生活颇为安逸舒适,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云我五十余,未是苦老人。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贫贱。”
杭州任满后白居易就任苏州刺史。有个典故“将勤补拙”,讲的是白居易治理苏州时,花很多时间处理公务,他解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是:自己生来笨拙,所以用勤来弥补。

公元825年,唐敬宗任命五十三岁的白居易为苏州刺史。苏州的地方官吏早就知道白居易的政绩,都很敬重他。新官上任,地方绅士等照例要宴请接风,笼络关系。白居易传下话去,声称都免了,这样,又腾出了不少处理公务的时间。为此,他一连十天不喝一口酒,不听一曲音乐。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白居易初步了解了苏州各方面的情况,随即着手整顿吏治。他废除了一些烦琐的条令,适当减轻了百姓一些不合理的经济负担,从而博得了百姓对他的好评。
后来,白居易在给朋友的一首长诗中,提到了当时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自己生来笨拙,所以用勤来加以弥补。

白居易到苏州后也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德政,这就是疏通阊门至虎丘的河道,整修七里山塘。虎丘,在当时已是吴中名胜,声闻江左。白居易一年去很多次。每去一次,都要坐船,再下船从田间纵横的田埂上步行上山,倍感劳顿。他于是发动民工,清淤排涝,使河道畅通,从阊门始,长七里,直达虎丘山下,并利用河中挖起的泥土,顺势拓展河堤,垒石加固,又在堤岸栽柳种竹,不仅解除了洪涝之忧,也可供车马往来驱驰。如此一来,无论从水路还是从陆路,去虎丘都是一件易事和乐事。苏州人民十分感谢他。白居易的好朋友,当时为和州刺史的刘禹锡,也禁不住感叹道:“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谿。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颇有自叹弗如、见贤思齐之意。
白居易苏州做刺史,任职一年半后,便于次年九月罢官。在《题新馆》中他对任苏州刺史间薪俸这样记载:“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待遇与在杭州差不多。
据载,“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各历史朝代不一样的。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如果现在月薪3000元人民币左右,依照以上计算比较,在盛唐时期年薪应该是银子12两,北宋中期约36两,明朝中期约72两,清朝中晚期约180两。白居易的收人确实很平常。
白居易后来老了,体弱多病,决定卖马和放妓,他不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吃苦。但是他心爱的马居然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和小蛮等对白居易还是蛮有感情的,都不忍离去。樊素感伤落泪地说:“主乘此骆五年,衔橛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中擳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愦。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白居易也长叹道:“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返庙,素返闺。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姬!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缶,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当然最后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白居易思念中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白居易晚景凄凉,特别是70岁停职时,薪水也停发了。只好“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郭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干脆连房子也卖了,即便如此,他还“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怕自己那点钱还没花完,这辈子就没了。这是他一生最困窘的时期。

然而苏州还是记住了他,建立了白居易纪念苑。白居易,唐代现实派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
谢谢欣赏

部分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