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阊门外有渡僧桥。乾隆《苏州府志》有载:“孙吴时,民为舟为济商。有僧呼渡,舟子弗应,僧折杨柳枝浮水而渡,众皆惊异罗拜,愿藉神力成此桥。遂募建,不日而成,以‘渡僧’名。 ”其后道光和同治《苏州府志》、民国《吴县志》以及1995年版的《苏州市志》都沿袭这一说法。渡僧桥约建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明崇祯九年(1636),僧人如净募资又重建。拱形石级桥,上下72级。 1925年重修为平板桥,解放后多次维修,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苏州阊门渡僧桥的照片,大都选择到城河东边拍摄。最近在探桥桥面上朝西拍摄的照片。树丛空隙中,远处是渡僧桥。为什么想去拍摄呢?因为看见了下面那张旧照片。
此为1925年以前,渡僧桥为拱形石级桥的旧照片。以旧照片为标准,寻找当时摄影者的拍摄位置。远处是渡僧桥,近处是聚龙桥。
拉近距离发现,远处渡僧桥与近处聚龙桥,几乎在水平线上。现在拍摄时站的位置低。
继续站在探桥下的河岸边拍摄。拍摄的位置更低。对面渡僧桥两岸都十分清楚。与旧照片对比,渡僧桥反而变到了聚龙桥的下方。
现在的探桥是平面桥,桥下还有原来遗留的拱桥。虽然桥面已经改为平桥,但桥墩还带着点拱形,而且都是石头砌成的,证明以前是座石拱桥。拱桥面比平桥面要高,若能站在1925年以前石拱桥的探桥上,就能找到那张旧照片的拍摄位置。
水城门外的石级梁桥聚龙桥,七十年代初曾改成了水闸。 聚龙桥的模样,和以前变化不大。
从城里站在水关桥上看探桥
城里水关桥
站在城外探桥上看阊门水门

沈兰生提供的20年前阊门水巷照片(由西向东拍摄) 20年前阊门探桥已经是平桥。


《姑苏景志》中的老桥照片(由东向西拍摄)
百年英文书中的探桥仍然是石拱桥。若能时光倒流,穿越到1925年,
站在桥上,就能找到那张旧照片摄影的地方。也能拍摄到旧照片中同样位置的
渡僧桥与聚龙桥。

谢谢欣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