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2019-04-12 20:45:26)
标签:

旅游

四川西昌

建昌古城

安定门

大通门

分类: 国内旅游
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古有建昌之称,在城区东北面还保存一古旧的老城,这就是建昌古城。建昌古城自古就是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重镇,自秦汉始,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并委派过官吏。如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遣司马相如为使,建邛都(今西昌),设越西郡,辖十五县,属益州。以后辖地虽不断发生变化,但郡、州、司府的治所依然在西昌,西昌因此成为迄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现古城风韵犹存,基本格局保持良好。城内还遗存西汉土城遗址、无名汉阙、唐代白塔、南诏景庄王庙、罗罗宣慰司、清真寺和明代大通门、安定门、建平门、东林寺等。其中大通门、安定门、建平门三座城门成为建昌古城的显著标志。历代文人墨客也多汇于此,西汉司马相如、明代文学家杨升庵、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近现代教育家黄炎培等都留下他们的足迹和墨迹。古城老街有“九街十八巷”之称,现南街、仓街、府街还保持清末和民国初年的风貌。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安定门。砖石城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后在岁月流逝中只剩断墙残壁。2017年修复安定门并重建城楼和瓮城。修复安定门时,采用了延续千年的古法—使用土窑烧制的青砖,以糯米熬煮灰浆,作为城墙的黏合材料。经过修复,如今,安定门与大通门重新连接起来,城墙长达600多米。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安定门侧景。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古城墙上的榕树根。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安定门瓮城墙壁。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瓮城城墙上。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瓮城墙上观安定门。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安定门城楼侧景。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东林寺。位于安定门旁,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安定门下老城街道。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大通门及城楼。大通门又称南门,是明代建昌卫的四大城门之一,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成后经历了无数战争、洪水、地震等灾害,现为1998—2000年修复的大通门和重建的大通楼。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重建的大通楼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楼高23米,保持了明代建筑风格,复原了明代砖石城墙,恢复了瓮城,成为西昌一大历史文化景观。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生长在大通门古城墙上的榕树。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大通楼下的拴马桩。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建昌古城涌泉街。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涌泉街上的“培因毓秀”过街牌坊。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涌泉街上的古门楼。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豆芽井。位于大通门以东,涌泉街南侧。建于明代,水质清冽甘甜,水如泉涌,涌泉街名由此而来。六百多年来,街坊居民汲其水生发豆芽,白嫩鲜爽,闻名建昌城,故名豆芽井。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老街旧屋。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大通门至安定门新修复的城墙。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古城墙下举办的“西昌·2019建昌古城新春灯会”。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建昌古城中的福音堂。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唐代白塔。位于石塔街,是西昌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该塔始建于唐朝咸通十四年,明嘉靖十五年因地震倒塌,至明永历十年重建,清道光三十年又遭地震倒塌,至清咸丰九年再度重建至今。

西昌纪游之七:建昌古城掠影
建昌古城卫星图(经度:102.270460  纬度:27.8981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