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2012-07-24 10:17:20)
标签:

成都崇州市

罨画池

川西名园

杜甫

分类: 成都旅游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

 

川西名园“罨画池”

    罨画池位于成都崇州市城中心,历来素有川西名园之称。从史籍上看,罨画池在唐代就有园林建筑,时称东亭。诗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一诗中,有“东阁官梅动诗兴”之句,东阁即指东亭。唐、宋时为州衙的后花园,是地方官吏迎送宾客的宴饮之地。宋代始名罨画池,其名最早见于宋仁宗嘉祐年间(1057年)名臣江源(今崇州)知县赵汴写的一首诗:“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南宋时以其在蜀州治所之西,故又称“西湖”。南宋范成大《吴船录》曾有记载:“蜀州郡圃内西湖极广袤,荷花正盛,觅湖船泛之,系缆修竹古木间,景物甚野,游宴繁盛,为西州胜处。”陆游任蜀州通判时写有“万里西湖惊断梦,二年东阁忆幽期”的诗句。宋《方舆胜览》记载:“西湖,在郡圃。盖皂江之水皆道城中,环守之居,因潴其余以为湖云。”明末清初的战乱,罨画池的楼、亭、台、榭等建筑毁于兵燹。元、明、清时代,官府对罨画池均不断增修。仅清代,在康熙、乾隆、咸丰、光绪年间均曾修葺。民国5年(1916年)辟为公园。建国后政府多次维修,1955年废东门,在北面繁华的大东街新开大门,改称人民公园。1974年再次增修亭、榭、廊、轩。1981年更名为罨画池公园。

    罨画池的“罨”字,有些生僻,音“yǎn”。据《汉语大字典》解释:罨是覆盖、掩盖、掩映的意思。取名“罨画池”是说,这里的池水清澈平静,池畔的树木、山石、亭楼倒映在如镜面的池水中,像一幅山水国画铺盖在水面上,呈现风景如画的意境。此名取得诗情画意,也说明当时罨画池的确风光绮丽,是文人墨客咏诗宴饮之地。

    罨画池现占地约50亩,其中水面22亩。但水质浑浊,失去了昔日罨画池清澈如镜的风光。2001年6月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成都到罨画池,可在金沙车站乘车到崇州客运中心站,距离约40公里;再坐出租车或三轮车行驶约2公里即可到达罨画池公园大门。进入古色古香的大门,迎面看到一片水池,池畔绿荫如盖,杨柳依依;古木枝繁叶茂,苍劲虬曲;亭、台、楼、阁,古朴典雅。罨画池呈中华传统园林特色,组景疏密有致,步移景换,富于诗情画意。罨画池东连陆游祠,南邻崇州文庙。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罨画池公园大门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罨画池公园匾额(为清道光三十年知州、长沙人李象昺题写)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公园大门左右一对石狮(组图)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公园大门内侧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进入公园大门左侧的“画云泉”景观(组图)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罨画池石碑

碑正面为知州李象昺题字,碑后刻有北宋江源县令赵抃关于“罨画池”最早名称记载的诗。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罨画池风光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听诗观画”亭(组图)

    “听诗观画”亭位于罨画池西岸公园大门入口处。南宋诗人陆游在蜀州两任通判,留下不少吟咏罨画池美景的诗篇,后人在此修了此亭,人们可以在亭子里边赏诗文边享受如画的罨画池景色,深切感悟“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古枫杨树

    在罨画池西侧“听诗观画”亭旁,生长着一棵古枫杨树。树龄距今有500年以上,它见证了明清以来罨画池的沧桑历史。枫杨树属胡桃科,果实像一只只古代的“元宝”,因此俗称“元宝树”。它喜欢生长在溪涧河滩和阴湿的山坡地。这棵枫杨树高约16米,胸围3.13米。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石拱小桥(组图)

北边通往湖中小岛上的罨画亭,南边通往土台上的尊经阁。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罨画亭(组图)

    罨画亭位罨画池湖面中央,初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咸丰元年(1851年),为四重檐攒尖木结构方亭,面阔和进深为三开间。站在亭内,罨画池四周美景尽收眼底,碧波荡漾,绿荫婆娑,真所谓“亭立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荟萃园(组图)

    荟萃园是一小巧玲珑的盆景园。园内展出有川派树桩盆景,有金弹子、紫荆、荆竹等品种,尤以茶花盆景风格独特而颇负成名,给罨画池增添了雅致的景观。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假山景观(组图)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风送花香入酒卮”建筑

   风送花香入酒卮”位于“荟萃”园北侧,是为纪念陆游饮酒韵事而建,文人墨客常来聚饮唱和,园内花香迎风扑面。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四相堂(组图)   

    从“风送花香入酒栀”进去,是一四合院,院西有四相堂。四相堂是为纪念唐代武则天时的张柬之、睿宗时的钟绍京、肃宗时的李岘、代宗时的王缙四人,他们先后任蜀州刺史,均有政绩,升任宰相。德宗贞元年间,为纪念四人,蜀州刺史皇甫澈修筑祠馆,名曰“四相堂”。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琴鹤堂(组图)

    “琴鹤堂”意为“为官清廉之堂”。琴鹤堂之名源于北宋时期江源县令赵抃“一琴一鹤”入蜀就任的典故。比喻行装简少,为官清廉。苏东坡有诗赞曰:“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琴鹤堂东西两侧有“遗风”、“流韵”匾额,是对廉官赵抃的赞誉。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半潭秋水一房山”水榭(组图)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问梅山馆(组图)

    问梅山馆位于琴鹤堂东侧,据传为陆游任蜀州通判时的书房。陆游平生酷爱梅花,他的不少咏梅诗便作于此馆。匾额书写的“梅”字是一象形字,由两枝梅花组成。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三曲桥(组图)

    从“问梅山馆”处经一迂回曲折的夹壁墙,呈“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便来到三曲桥。三曲桥位于罨画池东南角,整座桥蜿蜒曲折,形态优美,好似中国古曲的“梅花三弄”,演奏出跌宕起伏的美妙乐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爽心榭(唐东亭遗址处)

    东亭早梅在唐代十分有名。唐朝诗人裴迪任蜀州刺史时曾邀杜甫登临唱和。杜甫作《和裴迪登临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诗中有“东阁官梅动诗兴”诗句。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月波亭(组图)

    月波亭位于罨画池东北角,与罨画亭遥相呼应,凭栏遥望,一泓湖水与皎洁月光诗意交融,丰盈灵动,正如陆游诗云:“月色横分窗一半,秋声正在树中间。”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水面风来菡萏望月亭)

    从三曲桥往南沿湖边小路,便来到望月亭。望月亭为重檐长方亭建筑,上层檐下挂有一匾额:“水面风来菡萏香”。“菡萏”意为未开的荷花,微风轻拂,花香阵阵,为赏月、观荷之佳境。该亭依墙筑于假山上,楼中陈列有陆游在蜀州的诗作。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野趣亭(组图)

    野趣亭位于罨画池东南角,从望月亭向南行走约80米即到达该亭。野趣亭为一圆顶茅屋六柱形敞亭,掩映在绿树丛中。坐亭上,可观罨画池湖上美丽的风景。

 

 

 
休闲游成都图像记(三十四)—川西名园“罨画池”崇州罨画池卫星图(经度:103.67209  纬度:30.6305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